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小城镇如何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07 20:50:27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特色化发展,即以特色为引领,挖掘当地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发挥区位优势、传承地方文化等,形成地方的比较优势和品牌价值,通过差异化发展来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小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重要节点和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的空间平台,对促进乡村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小城镇管理层级低,缺乏土地、财税等的有效支撑,也缺乏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优势,使得强调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导向的发展模式仅适用于少数地区。相比之下,在经济转型、消费需求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潜力巨大。特色化发展,即以特色为引领,挖掘当地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发挥区位优势、传承地方文化等,形成地方的比较优势和品牌价值,通过差异化发展来提高本地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当前,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需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创新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理念。小城镇特色化发展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突破以规模生产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强调特色引领和专业化生产,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功能,在推动有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形成的同时,也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形成完善的社会生活功能,通过保护山水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功能。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无论以本地资源为主还是以外在需求和投资为主,都要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和发展方向,并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创新当地要素供给,建立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外生型小城镇引进科研院所、社会资本和外来企业对原有产业、空间进行提升改造,增加生活和娱乐等功能设施。内生型小城镇借助当地风景优美和文化浓厚的优势,改造已有的建筑物、设施,将其建设成为新的空间,提升青山绿水、传统建筑、古代村落、特色文化等资源价值和村镇空间价值。

  

  重视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参与。首先,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发展指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主导作用;而将产业发展、投融资与项目运营交给由产业企业、投资机构等构成的市场主体,避免政府自导自演、加大地方债务风险。其次,根据小城镇发展能力,引导有实力的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搭建的产业平台,为小城镇产业孵化、专业化运营提供支撑。最后,重视当地居民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参与。当地居民是小城镇建设主体和文化传承者,小城镇特别是内生型小城镇建设和改造要充分吸纳当地居民的意见,为当地居民参与小城镇建设创造机会和收益,共同保留当地的文化和景观特色。

  

  建立特色化发展的区域协同机制。首先,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体系。积极利用周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产业配套、消费需求或外部市场、技术来发展本地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态势。其次,小城镇与乡村协同发展。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同根同源,在乡村振兴和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下,依托乡村农业产业、田园景观、人文特色,构建乡村振兴的空间平台,提升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的协同性。最后,与景区园区等相结合。结合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推进,强化与周边其他类型小城镇、乡村聚落、各类景区、产业园区的联系,提升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营建区域整体化的发展模式。

  

  健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小首先,政府要科学编制规划,使小城镇开发规划和节奏与投资能力和社会需求相匹配,形成清晰的投资收益框架。其次,发挥政府投资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的杠杆作用,通过资本金投入、设立引导基金、产业基金、PPP等投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最后,建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产业项目库,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向,使资本集中投向有发展潜力、成功概率高的小城镇。

  

  创新小城镇发展体制机制。首先,在小镇定位和规划中要体现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坚持市场化方向培育小城镇特色产业,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其次,改革小城镇要素供给制度。建立省级小城镇项目库,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土地指标支持;加大对小城镇的税收返还比重,提升小城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上的自主性;完善小城镇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解决小城镇中城镇和乡村居民身份差异带来的社会服务差异。最后,提高小城镇综合管理能力。结合放管服、简化审批环节等改革,强化小城镇在财权、人事权等方面的保障,提高小城镇现代化治理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