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河北邯郸武安:景区乡村一体化 生态农业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2-06-01 21:46:08   来源:邯郸学习平台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去年以来,河北邯郸武安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启动推进东太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打造了白王庄村、口上村、楼上村、井峪村等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让农村更美有看头、乡村旅游更好有品头、农业更强有奔头。

村如景区有看头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武安市西部白云川山区的井峪村。走进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三孔石桥,桥中间建有文昌阁,桥前桥后各有一株粗壮的“千年豹榆”。

村内,30多处古建筑和文物保存完好,停车场、公共厕所、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行走其间,风景如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古村落焕发了新活力。”井峪村党支部书记张向红说,去年5月,武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后,井峪村“抓基础设施完善、抓公共服务提升、抓居住环境打造、抓社会治理强化”,集中力量进行整治提升,共拆除路边违建9处,整治残垣断壁16处,清理垃圾、杂物数千余立方米。在裕华钢铁公司援助下,全村绿化种植、游园建设、河道改造、墙面粉刷、公共设施、夜间亮化等全方面提升,打造了独具特色、村景一体的美丽乡村。

如今,破旧的危房违建不见了,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不见了,四处乱堆的垃圾不见了。穿街入村,放眼望去,处处透着清新灵秀之美。

走过狭窄的巷道,记者来到一座古朴宅院前,门口遗留着带花纹的拴马桩和上马石,内部正在进行装修施工。“我们把村里的闲置房屋承包过来,在保留房屋原貌基础上对屋内重新翻修,打造成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井峪村村干部张海林介绍。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井峪村以聚龙山莲花洞景区为依托,实施“景区乡村一体化”发展,统一规划新建民房,分批改造旧民居,绿化美化大街小巷,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

太行民宿有品头

“来武安,一定要到王坡民宿打卡。”在武安采访,记者经常听到这句推荐语。

王坡村是口上村所辖的自然村之一。由于地处山顶、出行困难,村民相继搬迁至别处,村居闲置下来。为了留住乡愁,口上村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与京娘湖景区合作,将王坡村130多间闲置房屋打造成东太行特色高端民宿——“山谷里的家”。

就地取材做石顶石墙,用木头与碎石搭建栅栏与院墙。院落中,观景餐厅、烧烤广场、温泉、游乐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来到王坡民宿,太行石屋民居让人眼前一亮。走进浣溪沙院落,石磨、石碾、木椅、磨盘与花园小品搭配其间;屋内采用原木色调,加上壁炉、屏风、艺术石墙等点缀,让人尽享田园风光。不远处的云湖堂院落,商务特色浓郁,有标间、套房、咖啡书吧等。

“我们在保留村居原貌基础上,目前整合打造了浣溪沙、云湖堂、大乐野、山枕居四大主题院落,引进酒店式管家服务,以空间创意提升旅游品质。现在虽然试运营,但是客房天天爆满。”该民宿酒店大堂经理刘金华介绍,未来将打造21个主题院落。

近年来,武安市借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大提升,打造了以“景区+民宿”“文化+民宿”为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一批精品民宿旅游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

“活水乡作为东太行乡村振兴示范区,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建设休闲康养胜地总目标,努力把人居环境打造出来,把民宿做出来,让游客有看有玩有休闲、能吃能住能享受,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活水乡党委书记李志强表示。

生态农业有奔头

在万亩中草药连翘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连翘进入休眠期,待到春日竞相绽放,将会把青山“染”成“金山”。

走进生产车间,武安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王海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连翘茶,茶汤红亮,入口醇厚。王海说:“连翘浑身是宝,花可观赏,叶可制茶,果可入药。这片山头的连翘叶长,最适合制茶。”

摘叶、杀青、揉搓、烘干、包装……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连翘叶经过绿茶杀青、红茶发酵等生产工艺,变身为风味迥异的连翘茶。据介绍,基地目前茶叶订单稳定,带动了闲散劳动力就业,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必须有坚实的产业支撑。”王海说。武安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中国小米之乡,林果种植面积近20万亩。近年来,该市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达10万亩,品种主要有连翘、金银花、柴胡、芍药、山楂等。

围绕“生猪、武安小米、林果、中药材”四大产业,武安市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市有重点龙头企业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41家,家庭农场71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个、市级示范园区6个、县级示范园区4个。

“武安的生态农业大有可为。”王海介绍,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武安坚持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采摘、种植体验等新业态、新项目,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享受田园乐趣,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作者:王丽薇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