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托起未成年人法治蓝天

发布时间:2022-06-07 10:08:51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报讯 近年来,淮安市两级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多措并举,以健全工作机构、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法治宣传等方面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工作,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在健全工作机构方面,2015年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和家事审判庭,至2021年5月,全市两级法院实现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统筹全市法院未成年人审判指导工作。2021年11月,市中级人民法院统一全市法院少年庭受案范围,实现涉少案件集中管辖,确保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综合保护。

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全市两级法院在审理涉少案件过程中,始终贯彻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开辟涉少案件审判“绿色通道”,严格执行快立案、快送达、快调解、快审理、快执行的工作模式。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实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缺少家庭和社会关爱的未成年犯罪人,通过建档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帮助。

在加强品牌建设方面,市中级人民法连续11年坚持开展“法护家园”活动,与市妇联共同召开“法护家园”新闻发布会,并建立覆盖市级教育、民政等18个部门的全市维护妇女儿童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动活动在更高层次运行。今年,市中院与市检察院联合向涉案未成年人家长发送《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成为“法护家园”活动的又一有益实践。

在强化法治宣传方面,市中级人民法连续5年召开少年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警醒社会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坚持送法进校园,定期向学生进行普法宣讲。积极搭建普法平台,不断升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供有效途径。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