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21-01-11 21:18:27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首次提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也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一、 新时代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价值意蕴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自然生态安全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各大文明的兴衰更替的直接影响因素即为生态环境。四大文明古国皆发端于水量丰沛、田野肥沃、茂林巨树的肥美富饶之地。然而,因为人类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衰退导致了古埃及、古巴比伦的由盛转衰甚至消失。守住自然生态安全是关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第二,自然生态安全是事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已经触及到自然生态边界,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刻不容缓。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使资源、生产与消费等要素相互协调,使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生产发展始终,这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自然生态安全是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指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维护生态安全,加强生态保护也是为了民生。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还包括更多优质的能满足人民迫切生活需求的生态产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自然生态安全是事关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责任担当。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加强本国生态文明建设,守护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的同时,要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应有贡献,不断彰显中国的使命担当。自然生态安全关乎人类的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及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共同守护人类自然生态安全的边界,不断贡献中国力量,发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让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造福世界人民。

  

  二、 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选择

  

  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必然要走一条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绿色发展道路。

  

  第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一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对原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的现实超越。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高产出、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提升,而是要在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节约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人与自然相处要秉持的正确态度,人类行为要在自然可以承载的范围之内,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将自然可承载上限视为发展边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致力于更大力度的自然生态环境修复、更高标准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更加绿色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

  

  第二,稳步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是贯穿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始终的文明类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推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突出位置,将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共同置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绿色发展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其以绿色化和生态化的方式实现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重构,以生态和谐为显著特征。推动绿色发展正是综合研判我国发展所处的特殊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提出的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

  

  第三,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通过将环境内嵌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之中,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新时代,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抓手。生态系统质量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生态系统自我维持与抗干扰能力的大小。健康的生态系统应实现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内在统一性,能够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食物供应、气候调节、水循环等功能。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将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

  

  综上所述,十九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十四五规划”更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及行动指南,要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