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应届毕业生的传统招聘旺季。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金三银四”似乎并没有如期而至。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大型招聘网站的分析数据表明,当前不少企业的招人意愿不高,就业市场较为低迷。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16岁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1、2月份为15.3%,3月份为16%,高于往年同期。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做好我国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考虑到3、4月份是就业增长的关键月份,而今年“金三银四”遭遇市场低迷,不可避免会影响全年就业增量。这意味着,要顺利完成全年1100万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就业目标,将有可能遇到更大困难,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和预期。
在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压力。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也出现下降。据测算,2016年,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376;到2019年,该系数下降到0.318。从产业来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出现了需求下降的情况。特别是此次疫情中,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而服务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份额最大的产业部门。
在供给方面,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创多年来新高。其中大学毕业生比上年增长168万人,总量增加到1076万人,为历史最高。与其他群体不同,大学毕业生走上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比较集中,短期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冲击明显。
在预期方面,由于不少大学毕业生对整体就业形势预期偏弱,因而求职的求稳心态不断加强,报考公务员、考研和偏向国企的现象较为明显。还有部分大学生为找到合适工作岗位,“慢就业”“缓就业”现象也较为明显。
因此,破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要从需求偏弱、供给冲击和预期偏弱三个方面着手,多点发力,打通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首先,要坚持在稳增长中稳就业。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继续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为扩大就业提供持续的动力,也对改善就业市场预期有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增长新动能不断涌现,这对实现稳增长和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准备了条件。
其次,要坚持在保市场主体中保就业。保就业必须保市场主体,针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多重压力,要在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继续发力,持续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只有市场主体搞活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因素中,专业不对口、供给与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避免出现人才浪费、过度教育等问题。
最后,要更大力度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大学生就业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要紧紧围绕就业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构筑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鼓励性支持性政策体系。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采取多种措施在户籍制度、职业发展、就医、住房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实际上也为地方发展储备了必要的人才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有效途径。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