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新能源汽车为何如此“抗打”?

发布时间:2022-05-18 09:21:47   来源:中国能源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车市整体承压的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了一抹“亮色”。尽管疫情、原材料涨价等大环境也困扰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其环比下降幅度较小、订单增量较多、车企转型步伐加快。可以看到,在消费环境承压的当下,逆势增长的需求更具韧性,一旦市场稳定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概率能够成为复苏最快、销量增长最多的细分市场。

新能源成拉动增长主力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增长的一个主要拉动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日前表示。从数据上来看,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下降,但同比上涨。其中除了稳步增长的纯电动产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4月产销分别完成6.9万辆和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94.0%,表现亮眼。

究其原因,陈士华表示:“这是由于整车企业手里未交付的新能源汽车订单较多,所以企业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这种情况下,都在尽量地去为新能源汽车做生产优先安排。”

企业之所以这么做是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消费热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新能源销量环比下跌的主因存在于生产端,并不意味着市场需求的下降。新能源车市场未受到此前涨价的影响,订单火爆。”

新能源产品价值上移

另外一个值得欣喜的趋势也和新能源汽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品牌的价格在进入2022年之后显著上移,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中国品牌在乘用车领域共推出了90款新产品,各产品入门车型平均售价达到14.35万元,其中15万元以上车型更是高达30款,相较于5年前,同时期15万元以上的产品仅有13款。

而这样的上移也同时伴随着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上升。在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贡献不可忽视,目前敢于上探到30万元价格区间的中国品牌乘用车主要还是以新能源产品为主,例如比亚迪汉EV的售价最高达到32.98万元,魏牌摩卡DHT-PHEV最高售价也到了31.5万元,更不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小鹏、高合等已经探索到了更高的价格区间。

在新能源产业,中国企业拥有着更齐全的产业链、广阔的市场和先发优势,这也在鼓励车企快速建立起自身优势的“护城河”。纵览目前敢于向更高价格区间挑战的车企,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长城的DHT技术、零跑的CTC无电池包底盘技术等,车企借助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的契机,用技术、品牌定位等重塑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新能源产业链现韧性

在疫情的影响下,虽然汽车消费和生产层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困难之时展现出了应有的韧性。甚至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在4月份仍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

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4月销量为10.5万辆,获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头名。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前期疫情对比亚迪也有影响,公司积极协调应对,将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比亚迪较早开始了全产业链战略布局,因此具有主动应对抗风险的能力。”

而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中,同样掌握大量自主供应链的零跑汽车也在4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中首次“夺冠”。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表示:“由于部分零部件可以自己制造,零跑可以转移生产地点来缓解疫情控制区的影响。”他还告诉记者,面对自身无法生产的零部件,零跑会直面下一级供应商采购,这也使零跑在应对疫情带来的波动影响时拥有多种采购组合方案。

事实上,能够完全掌握供应商的汽车企业并不多。因此更多的车企采取了增加零部件库存量和调整运输线路的方式,以保障工厂生产,哪吒汽车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记者还从哪吒官方了解到,在稳定生产的同时,疫情期间哪吒汽车还从营销及资金方面赋能经销商的线上获客。鼓励、配合各地网店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制定合适的线上预订、试驾服务,以方便刚需用户在特殊时期进行试驾与购车。

日前,崔东树预计,5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相比4月将呈现高增长。相信在行业、产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预期将成为现实。

编辑:石春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