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蓝天正在从“奢侈品”变为“常见品”

发布时间:2022-06-07 09:2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新网沈阳6月5日电 (李晛)“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蓝天正在从‘奢侈品’变为‘常见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6月5日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如是表示。

“蓝天保卫战取得成效的含金量在全面提升”贺克斌说,从“夏奥蓝“到”冬奥蓝“,正是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效的含金量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贺克斌分析道,2021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6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22年2月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其间北京市PM2.5浓度仅为23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仅为35微克/立方米。与2008年北京夏奥会可比的数据是PM10,当时的PM10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

贺克斌介绍说,多年来,通过国家基金委和科技重点专项等的长期稳定支持,在立体观测、排放清单和数值模拟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成果。大幅提升了蓝天保卫战中的精准溯源能力、预警预报能力和治理方案的效果推演与成效评估能力。在秋冬季攻坚和冬奥期间,高水平的科技研判,使应对措施可以逐日精准到具体企业、生产工艺环节和车辆。

通过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开展“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将多年积累的前沿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成果集成提升、落地应用。构成了蓝天保卫战完整的科技支撑链,有力地保障了“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体系的有效运行。推动我国大气污染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大幅提升。

研究表明:现行清洁空气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排放下降,但之后进一步减排潜力大幅收窄,如不采取进一步措施,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间不大。

贺克斌认为,在碳中和路径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在2030-2060年间将进一步下降67%和83%。到2060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降会降到10μg/m3以下,空气污染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他说:“双碳行动将推动蓝天保卫战取得根本性胜利。”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