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高敬)记者13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专家表示,这是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适应和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增加碳汇,适应强调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风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将日益严重。
2013年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积极探索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
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以及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
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