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问责是对为政伦理底线的重申,更是对冷漠、麻木作风的严重警示。
牵动舆论神经的“超生孩子统一抱走社会调剂”一事,有了新进展。7月5日,桂林市对全州县卫健局不当处理信访事项情况进行通报称:根据初步调查情况,责成全州县对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的县卫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等相关人员停职检查。工作组将深入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切实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
这份通报证实了此前网传的那份《关于唐某某、邓某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的真实性。应该说,当地官方回应此事的速度是值得肯定的。而当地卫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等人因“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被停职检查,在很大程度上更与此事所激起的公共情绪形成了一种共鸣。
如果说,那份《告知书》中“社会调剂”的说法,冲击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底线,那么,“没留存任何记录”“对你们提出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等缺乏起码温度的冷漠表达和决绝态度,则更加剧了“社会调剂”带给当事人以及社会的情感冲击。在这个意义上,当地以“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对两名官员进行问责,应当说是精准的,也呼应了大众的期待。
综合目前各方的信息来看,两名信访人与孩子的多年分离,确实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但如何对待信访人及其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则直接考验的是“今天”当地相关部门的担当。甚至可以说,正因为两位信访人与孩子分隔多年,他们所承受的骨肉分离之苦越深,越应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一句冷冰冰的“不予受理”,显然缺乏职能部门该有的“共情”意识和恻隐之心。
更进一步,正如官方对相关人员的追责理由所表明的,当地相关部门在此事中,仅因信访人所反映的事件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就“不予受理”的态度,也构成“行政不作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反复强调要坚决防止“新官不理旧账”。而对此事,相关职能部门选择消极应对无疑与此要求相违背。对此进行问责是对为政伦理底线的重申,更是对冷漠、麻木作风的严重警示。
当然,此事中,对相关“不作为”人员的追责并不是目的,当事人的诉求,以及社会的最大期待,还是当年被“社会调剂”的孩子,能够与父母团聚。在这个焦点问题上,对“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的相关人员及时追责,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舆论也期待,接下来当地相关方面能“正视群众诉求,积极作为”,推动事件妥善解决。
而据媒体报道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已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迅速派出工作组,指导桂林市进行调查处理。这种高层级的介入,也让人对事件的后续处置抱以更大信心和期待。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