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做完核酸在手上盖章,防疫不能冒犯居民尊严

发布时间:2022-07-07 07:56:36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管是在何种场景之下,防疫举措的制定者和执行人员都必须保持对个体的基本尊重。

7月5日下午,一张关于无锡防疫举措的图片引发关注。图片显示,无锡一街道要求,居民在黄码转绿码做完核酸后,要在手上盖章并保持三天。当日晚间,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致歉声明称,工作人员为避免人群聚集,在发放黄码人员核酸检测采样证明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做法欠妥,给居民带来困扰和不便。

当地注意到相关舆论及时回应,并对相应的不合理举措予以调整,这是可取的。当前,无锡面临较大的防疫压力,7月5日,无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例。在此背景下,严格落实相关的防疫举措,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即便如此,相关人员在防疫过程中也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在此事之中,除了基层防疫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做法欠妥外,引起舆论争议的根本因素在于,这样盖章的方式本质上没有顾及当地居民的尊严。

从普通公众的角度去看,当一个人在不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况下,要被他人盖上章才能“以示清白”,设身处地去想,这难免会对当事人内心带来一定的不适,这是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争议的重要原因。

而抛开此事去看,日常生活中,为了提升防疫效率,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偶尔会想出一些“新招”。对于这些“防疫新招”,如若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上,相信公众很乐于配合。而若在实施的过程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冒犯,那显然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效果,反而背离了政策出台的初心。这其中的行为逻辑显然值得有关方面深刻反思。

这也警示各地防疫部门,不管是在何种场景之下,防疫举措的制定者和执行人员,都必须保持应有的谦卑和对个体的基本尊重。要明晰的是,任何防疫举措的出台,都必须以尊重人为基本前提,让公众感到暖心,如果失去这个前提,无疑会引起舆论的反弹。

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去看,是否尊重个体尊严、尊重人内心的秩序,都是丈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文明尺度的重要标准。日常生活中,人们评价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往往会与一些相关细节挂钩。尤其在防疫的背景下,公众会主动对比、评价不同地方的防疫细节,对那些在细节之处做得好的地方,人们显然会给予其正面评价。

对于此事,当地已道歉改正,而对其他地方而言,也应该以此为戒,在制定、执行相关的防疫举措时,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在严格防疫的同时,维护好公民个体的尊严。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