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9月14日电(记者贾云鹏、徐速绘)小麦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水稻侧深施肥一体化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机、有机肥深松施肥机……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种植能手齐聚山东省乐陵市,现场登台展示粮食稳产高产、肥料科学使用、新型农机操作等生产知识和技能。
当日,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植能手)在山东乐陵市举办,这也是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此类大赛。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种粮能手技能技艺精湛,各有各的本领和绝活。16号参赛选手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获得了本次大赛总分第一名。今年69岁的徐淙祥,2010年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230亩耕地中有近300亩用于试验,900余亩用于示范推广。今年夏种,他在试验田里种了16个新品种玉米,还在100亩地里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良种配良法,丰收底气足。近三年,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超600公斤,高产田块平均亩产超800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高产田块平均亩产超吨粮。“良种良法好,优质产量高,多收又多卖,亩挣几百块。”徐淙祥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农机农艺融合方面,种粮能手也是主力军。12号选手江苏省邳州市华瑞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贾强,在粮食生产各环节集成应用绿色高产、减肥增效、智能农机等技术,实现了大田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精细化作业,提高了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20号选手薛丽娜是“新农人”的代表,他们同样活跃在田间地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大学毕业后毅然从大城市回到农村,与丈夫一起投入到农业生产一线。
夫妻二人从选购良种、购置农机、聘请技术人员开始,边干边学,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合作社建立了600亩的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集成推广小麦、玉米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累计引进示范小麦、玉米新品种400余个,开展粮食新技术示范15项。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已从起步时的几人,逐步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68户社员,经营土地1300余亩。“对我而言,农业农村是更好的舞台。”薛丽娜说,合作社先后购进精量播种机、无人飞行植保机、玉米收获机等设备,为周边4万多亩耕地提供植保、收获、病虫害防治等粮食生产性社会化服务。
大赛评委、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说,这些种粮能手示范带动效应强,通过积极提供社会化服务,既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还有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