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河开,千只灰鹤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子乡黄河岸边的湿地云集,波光荡漾,鹤舞鸟鸣,吟唱悦耳。3月13日,记者跟随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监测人员,走进黄河湿地,感受宁夏候鸟“中转站”的和谐自然。
地处黄河岸边的红崖子乡已经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固定“驿站”,每年春秋两季过境的候鸟达数万只,种类多达十余种,其中不乏白天鹅、大雁、灰鹤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监测人员告诉记者,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灰鹤的数量不到2万只,而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期间,就有5000多只灰鹤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相聚平罗黄河湿地越冬,占到世界总数量的四分之一。
宁夏黄河湿地作为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途经地和栖息繁殖地,已成为野生鸟类重要的停歇地和觅食地。每年在这里中转的候鸟数量达到数百万只。宁夏观鸟协会会长李志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宁夏很多鸟类集群数量不断增加,比如白腰草鹬和黑尾塍鹬,往年常见的是10至20只的小集群,而2019至今在银川黄河湿地、吴忠黄河湿地和阅海湿地公园监测到100至150只较大集群的连续回迁。
野生水禽是监测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性生物。近年来宁夏黄河湿地环境的持续改善,获得越来越多候鸟的青睐。白尾海雕、灰鹤、豆雁、灰雁在迁徙路上更多选择在宁夏停息,甚至居留越冬;斑嘴鸭、赤麻鸭等夏候鸟秋冬季也待在宁夏黄河两岸,成为“常客”,不再南迁。目前已有320多种鸟类选择在宁夏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宁夏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以前苍鹭、白鹭在我们这里算是候鸟,但现在它们冬天也在芦苇丛中安营扎寨了。”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辉民说。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干扰逐年减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候鸟变“留鸟”,鸟类栖息数量也明显增加,仅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从之前的9种增加为12种。
宁夏于2002年成立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随后又成立了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局。十余年来,保护区通过以补代偿,收回耕地、鱼塘、牧区,拆除人类临时居所、养殖设施等,收回12万多亩退耕湿地,恢复自然状态。同时,保护区还开展鸟类食源地修复建设,丰富鸟类食物多样性。
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区只是宁夏众多湿地的一个缩影,为给鸟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宁夏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和管护工作,有效提升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宁夏全区湿地面积为311万亩,湿地保护率达55%,已建立湿地型自然保护区共30处。
宁夏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现,多种珍稀鸟类频繁成群出现。“万类霜天竞自由”,不少摄影爱好者被这里宁静和谐、自然生动的画面所打动,纷纷拿起手机或相机拍下这里的美景,同时也定格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