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更快更暖更实!遂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1 11:30:18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0月18日,四川天马玻璃有限公司熔料生产车间内,运行中的熔炉将不断传输过来的原料进行加热熔化,生产场景一派繁忙。据了解,这家公司年产玻璃瓶18万吨,过去一直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进行加工。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公司原有的脱硫脱硝除尘系统已达不到要求。

“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协助天马玻璃有限公司深度治理工业技改项目申报,指导这家公司投资2200万引进高温复合滤筒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系统,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月,系统正式投运,经测算,预计年分别减排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243.3吨和13.4吨。

为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遂宁市生态环境局不仅对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开展跟踪服务,推出“三张清单”包容审慎执法,还针对企业环保薄弱环节,制定配套整改提升措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

更快——以高效环评效能助力营商环境

2021年9月,一则来自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通报——遂宁新景源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以“土壤改良”之名非法处置污泥,严重污染土壤环境,在遂宁引起强烈反响。

污泥处置项目的开工环评迫在眉睫。针对这一情况,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组建专班,对新建日处理能力300吨的污泥处理厂项目开展服务指导,助力项目建设速度推进。

污泥处理厂项目环评中,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将这个项目纳入环评管理台账,建立“业主单位+环评单位+派出机构+辖区主管部门”四方协调调度机制,落实专人高效推进项目环评编制。

在项目环评编制过程中,开展项目环评预审,组织3次专家论证会,有效解决了项目工艺可行性、废水处理等难点堵点,避免了项目环境风险。环评文件送审后,开辟项目绿色通道,实行“边评估边审批,边公示边审批”并行审批模式,报审后仅用两个工作日即顺利完成审批(除公示时间),确保了项目及时开工。

近年来,遂宁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从项目受理开始,开展对建设单位跟踪服务,主动联系法定代表人或项目负责人,告知审批进程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重大项目方面,提供提前介入服务。建立省市重大项目台账,对急需开工和环境问题复杂的重点项目实行环评预审,邀请专家提前介入指导、破解难题,加强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前移审批服务关口,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此外,落实容缺受理制度。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环境准入政策明确可行、限制性条件较小的行业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审批。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33个省市重大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216个,审批完成率92.7%,无因环评审批不及时造成项目滞后的情况。”

更暖——以柔性执法监管助力营商环境

“我都做好了主动接受处罚的准备,现在罚款不用交了,真的很意外……”近日,遂宁市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违反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在接受处罚时,收到罚款“减免”的好消息,令企业负责人倍感意外和暖心。

减免企业罚款,源于遂宁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的“三张清单”包容审慎执法的举措。

“当下,受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不少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经营压力,而这类市场主体多处于发展初期,合规意识和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张清单”的出台,对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了更多包容。

遂宁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说:“环境执法的目的不是关多少企业、罚多少款,执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觉守法。正面清单制度主要是为了推动企业自觉守法。”

为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遂宁市生态环境局以法治手段给予市场主体优惠,实施分类处罚,不搞“一刀切”简单执法,制定从轻、减轻、免予处罚“三张清单”,对具有主动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积极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6种情形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建设项目“未验先投”,已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项目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等9种违法行为,属两年内首次生态环境违法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同时,坚持惩教结合,对首次违法且违法行为轻微、非主观故意、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督促整改,积极引导企业知法、守法,自我纠错、依法经营,用管理的“人情味”,进一步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因对符合条件的71家环境违法企业违法行为作出不予立案或免予处罚决定,共减免企业罚款350余万元。

更实——以最实惠企举措助力营商环境

“水美而鱼肥,土沃则稻香。”于企业而言,好的营商环境恰似生存发展的“肥水”和“沃土”。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以最实惠企举措,有序推进减排和环境管理水平,遂宁市生态环境局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原则,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对企业实施分级量化管控。

针对企业各自存在的环保薄弱环节,遂宁市生态环境局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配套整改提升措施,指导企业精准治污,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新上工业项目腾出环境空间。

数据显示,2021年,遂宁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川中建材、天马玻璃等企业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20个,氮氧化物削减104吨、挥发性有机物削减258吨,为新上工业项目腾出环境容量。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淼霖说:“滋养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大减排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腾出环境容量,保障全市主导产业重大项目有序落地。”

良好的营商环境造就了优美的生态环境。截至今年9月,遂宁优良天数率达90.4%,连续3年未发生重度污染天气,国家考核断面完全消除单月劣Ⅴ类水质,水质达标率达100%。省级考核断面水质达3年来最优水平,涪山坝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Ⅲ类,较年度目标任务提升1个水质类别。



编辑:李琳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