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秸”尽全力守护蓝天 襄阳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发布时间:2022-06-30 11:18:23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又到一年夏收时,也是秸秆禁烧季,为确保辖区内“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守护全市人民的蓝天白云,湖北省襄阳市多举措、强力度,扎实推进全域全时段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严防严控 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5月24日,襄阳市召开2022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动员会,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秸秆禁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问责机制。

夏收时节是秸秆禁烧的重点时段,襄阳市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对象巡查频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行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管控模式,包保到户,责任到人,不间断巡查,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格局。

坚持实施“第一把火”追查制度和“黑斑”倒查制度,从严、从重、从快依法查处,坚决遏制焚烧蔓延之势。对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不利的县市区,按照《襄阳市秸秆禁烧责任追究办法(暂行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或处罚。

联动宣传 营造禁烧氛围

线上线下联动,营造禁烧氛围。利用村内喇叭、流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标语、微信和QQ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切实提升辖区村民的禁烧意识和环保意识。

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禁烧政策。襄阳市动员包村干部、环保志愿者组建宣传专班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逐户发放禁烧公告。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成为秸秆禁烧的宣传员、监督员,确保秸秆禁烧思想“入心”。

2015年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以来,襄阳市高度重视宣传引导工作,切实实现了农户从“不敢烧”到“不愿烧”的态度转变,农户禁烧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秸秆禁烧的氛围逐步显现。

“蓝天卫士” 提高禁烧效率

现代科技助力秸秆禁烧,织密秸秆禁烧管控网。除了专人专班在田间地头巡查外,各地还运用现代化技术帮助巡查,监测范围更广,工作效率更高。

据介绍,襄阳市利用智能化监测平台“蓝天卫士”对市域范围实施全方位、全时段、高频率、高强度的监控检查,对火点预警信息实时推送。

只要发现火点,“蓝天卫士”就会自动报警,并且前端设备会自动对监控环境进行智能识别,筛选焚烧事件,剔除炊烟、扬尘等现象,避免错误触发警报。

目前,襄阳市城区“蓝天卫士”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一共在线运行158个摄像头点位,监控面积1846平方公里,有效覆盖襄阳市城区秸秆焚烧重点区域。

回收利用 助推绿色发展

简单禁烧,只能治标不治本。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从“疏”上下功夫,让农户的秸秆有地方去,综合利用好这一资源,让秸秆变废为宝,消除后顾之忧。

目前,襄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是还田利用,其中又以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为主,少部分实行秸秆堆沤腐熟还田,其余资源化利用方式包括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

日前,在枣阳市太平镇五里桥村,大型机械正在回收小麦秸秆。据悉,这一公司投入300多万元,添置40套搂草、打捆、装运机械,年产干草饲料两万吨。

在襄州区,则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大球盖菇。2022年,襄州区一专业合作社共消化农作物秸秆16000多吨,秸秆回收价格为450元/吨,收益良好。

打赢蓝天保卫战,管好秸秆“一把火”,襄阳市将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全力守护襄阳蓝天。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