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保护补偿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石羊河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有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能力。
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推动补偿试点工作
为推进流域上下游水环境改善,武威市成立了由财政、生态环境、发展改革、水务等部门组成的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推进小组,及时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意见建议,明确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在生态补偿工作推进过程中,财政、生态环境、发展改革、水务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印发《石羊河流域上下游2020—2022年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水质考核标准、跨界考核断面、水质数据监测、补偿方法和金额、补偿资金结算等内容。
达成补偿协议,落实生态补偿主体责任
按照“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赔付”的双向补偿原则,2020年6月凉州区与民勤县签订《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补偿协议明确上下游县区权利义务,确定考核断面为石羊河扎子沟断面,补偿方式由水质考核补偿和河道径流量考核达标补偿两部分组成。2021年,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天祝县与凉州区、古浪县分别签订了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约定分别以杂木河渠首、十八里水库考核断面水质和河道径流量为基础,上下游县区之间实行双向生态补偿。2021年以来,省财政已下达武威市石羊河流域横向补偿奖励资金800万元,民勤县向上游凉州区支付生态补偿资金108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质改善,为推动落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主体责任,拓展全国美丽河湖、示范河湖建设效应,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流生态长廊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强保护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随着补偿机制全面推动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武威全域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2021年,武威市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Ⅰ类,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Ⅱ类,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在Ⅲ类及以上,水质优良率100%。截至目前,9个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中除界牌村达到考核目标Ⅱ类外,其他8个断面水质均好于考核目标1—2个类别。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在Ⅲ类及以上,水质优良率100%,全市城乡均无黑臭水体。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