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山东:“疫”路守护,暖心相伴——滕州市第一敬老院防疫纪实

发布时间:2022-03-30 11:01:05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环境与生活网讯: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滕州市第一敬老院用“制度”筑起疫情防护墙,用“爱心”撑起疫情防护伞,用“暖心”相伴长者共生活,全力成为长者“最坚实的守护者”。

一、迅速落实疫情防控会议精神,织密兜牢疫情防护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滕州市第一敬老院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当前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敬老院的长者是疫情防护中的弱势群体,是“重点防护对象”。在参加滕州市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后,迅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压实主体责任,从严、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同时,进一步查找疫情防控薄弱环节补齐工作短板、严防疫情输入,毫不放松的常态化抓好、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在敬老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维护长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巩固维护好民政战线疫情防控良好局面。 

山东:“疫”路守护,暖心相伴——滕州市第一敬老院防疫纪实


二、用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筑起基层疫情防护墙

各项工作想在前、定在前、干在前,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控措施有效阻断疫情传。迅速组织对照自查,强化疫情防控意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及被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第三版)》的标准,认真组织员工学习,逐项对照落实、疏理问题、完善措施,制订自查整改报告跟踪问效强化落实。设立各项防控告示牌,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张贴,在长者亲属微信群发布防疫告知书,取得亲属的理解和支持,谢绝亲属探望,提倡视频探视。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严格执行消杀工作,设立防疫物资贮备库,提前购置5000余元的消毒液、医用酒精、口罩、喷壶等防疫物资用品,每日对长者宿舍、走廊、餐厅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和酒精擦拭,做好卫生清洁等工作。严格执行封闭管理,敬老院长者和护理人员只出不进,所有护理人员居住在敬老院内,长者非因急症就诊不离院,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入院的人员严格按要求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查看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查报告,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在院外门岗设立物资接收区,各项采购物品由供应商配送至院门口,并实行消毒消杀,实现无接触交接,杜绝快递和包裹等物品的进入,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把病毒隔离在院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规定,每周召开工作例会讲评防控工作,每天交接班交待防控工作,形成管理闭环;设置医疗隔离观察室、隔离室,建立疫情防控台账,按要求每日检查填写,按时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测温不漏一人,登记不缺一项,检查不松一环,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护理人员自身的防护工作,组织防控工作教育培训会,掌握专业化的防控知识和防控技能,增强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严格佩戴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提高自身的防控意识,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为长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用“爱”用“心”温情护理,撑起疫情防护伞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院内停止了一切集体娱乐活动,虽然做到了无串门、无扎堆、无聚集,但长者的心情因为缺少活动而有些失落,针对这种情况敬老院注重为长者营造安全舒适、幸福快乐的生活环境,做有温暖的护理、有温度的关怀。组织长者做手工,发放手工制作物品,每人在自己的房间里与护工一起做手工,既丰富了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机能。与长者漫聊家常,护理人员与分管的长者聊天交流,讲故事、讲笑话、听长者倾诉,分散长者的注意力,在开怀大笑中淡忘疫情下的压力。及时清理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的室内外环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长者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按时晾晒被褥,修剪指甲、理发、剃须,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制定膳食营养餐计划,合理配置一日三餐,做到营养丰富、荤素搭配,根据个别长者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餐食服务,保证每一名长者有充足的营养、健康的身体抗击病毒。为长者过特殊生日,虽然没有集体生日的隆重热闹,但有的是敬老院护理人员的真诚祝福,在长者的宿舍里,护理人员给长者送上生日蛋糕,在生日快乐的歌曲声中,每一名过生日的长者都会留下幸福的时刻、甜蜜的时光。

山东:“疫”路守护,暖心相伴——滕州市第一敬老院防疫纪实

疫情无情人有情,助老防控见真情。正是因为有护理人员不分昼夜、不畏辛苦的负重前行,才有了长者们宁静、舒适的生活;正是因为有护理人员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真情付出,才有了长者幸福、快乐的生活。滕州市第一敬老院始终与长者“疫”路守护,暖心相伴!


来源:

山东:“疫”路守护,暖心相伴——滕州市第一敬老院防疫纪实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