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慎终如始 善作善成——怀化市生态环境局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06 22:27:38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怀化主城区解除临时管控的第二天,蒸气腾腾的早餐店重新忙碌起来,赶着上班的人们行色匆匆,浓郁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一键重启,整个城市“苏醒”了。然而,每个人脸上的口罩提醒着人们,目前虽然已解除临时交通管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但疫情防控还没有大获全胜,必须咬紧牙关、慎终如始,做到“解除”不解防、恢复不放松。

一是“两巡一会”,责任落实制度化。

一上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述文就带领工作人员来到团结社区,对24个责任区服务点值守情况进行巡查。“要严格落实人员进出登记、扫码、测温、佩戴口罩等措施,同时定期对小区进行消杀。”在金盾新苑小区,李述文对驻点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嘱咐道。

 “现在人员有流动变化,必须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在之前的信息台账基础上立即调整”,“要做好居家隔离人员情绪疏导和监测工作”。在掌握最新情况后,李述文一行来到团结社区办公点,把顶着一双熊猫眼的社区书记刘琦拉到一起开会。

“两巡一会”,这是市生态环境局、团结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形成的工作制度,即早晚对24个服务点全面巡查各1次,并随时抽查,临时党支部每天至少面对面会商1次,这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严格的延续下来。

二是分类施策,扎紧防疫“铁桶阵”。

“解除”后,如何做到“有序”?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分类防控,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督促并带头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以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按 “区情”不同,服务点值守力量分布有所侧重。对无物业的小区,由市生态环境局全权负责24小时值守;有物业、单位的小区,联合物业人员、单位疫情防控专干联合值守。发动一切可用的力量为我所用,夯实属地主体责任,减轻人手短缺压力,提高防控效率和质量。

按个体情况不同,防控帮扶方法力度有所区分。绿码人员经扫码、测温确认,佩戴口罩正常出入;外来人员车辆严格登记、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可以进入;对居家隔离监测人员安装电子监测设施,确保不外出。同时,24个防控单元帮扶小组全部与社区居民建立微信群,在群内转发、院内张贴“给小区居民的一封信”, 为大家加油鼓劲,积极宣传最新政策要求,答疑释惑。

三是温情帮扶,社区防控“稳得住”

防控要有力度,帮扶则要有“温度”。“不要有压力,你的情况只是个意外,也不要松劲, ‘宅’家也是英雄。”9组负责区域有位住户是次密接触者,认为自己影响了家人和邻居们,一直很有愧疚感,背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帮扶人员时常电话、微信聊天给以宽慰,并推送心理疏导课程为他减压减负,让他安心居家隔离。这次疫情来的突然,社区有的年迈老人行动不便,有的女同志在坐月子。针对这一情况,各组帮扶人员全面清查、核实情况,将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关爱的群体登记在册,积极协调社区、医护人员,共对53人开展入户核酸检测,既稳定了帮扶对象的情绪,也落实了“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硬要求。“有些居民对现在还要设服务点不太理解、嫌麻烦,我们就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一切以大局为重。”27日中午以来,进出小区的人员车辆明显增多,各小组人员都在忙碌地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扫码测温登记工作,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疫”霾驱散殊不易,春光正好当珍惜。越是有理由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越是要保持冷静看待问题的定力。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毫不松懈、众志成城,从紧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队伍不散、人员不撤,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