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3月30日,受运城市盐湖区兄弟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的邀请,在包村干部龙居镇武装部长马健康和村支书左冬至以及合作社理事长上官彦军的陪同下,应邀国家、省、市级媒体人参观盐湖区龙居镇王南村千亩梨园,为乡村振兴和王南村村域经济发展献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站在王南村的制高点俯瞰千亩梨园花开成片、树树蹲雪,犹如雪花漫舞,好一片“红妆素裹”梨花世界。春风拂过,枝头摇曳,犹如抖动白色的锦缎清新素雅;又如白色的浪花席卷而来望不到边。漫步王南村雪白的梨花下,偶有黄色的油菜和粉嫩的桃花与似雪如云的梨花相映成趣,美不胜收。一群媒体人则谈兴颇高,围绕着包村干部、村支书和兄弟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们侃侃而谈,提出各自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建议,对王南村的村域经济发展献言献策,鼓励兄弟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村域经济发展调思路、做文章为社员和村民的发家致富积极服务和趟路子。
“待到丰收日,还来就酥梨”。春天满枝头梨花就是秋天累累的酥梨。王南村种梨的历史悠久,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王南村不断改良梨的品种和种植技术,进行标准化种植提高果品品质。目前,红香酥梨已成为王南村的支柱产业,种植户达504户,面积4500余亩,年预亩收入在13000元左右。看着雪白的梨花,农户们喜笑颜开:“今年梨花开得好,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媒体人也随着乡民的喜悦而喜悦,他们和村民相约:待到丰收日,我们一定还要来祝贺。我们也一定持续关注乡村振兴事业,一定为王南村村域经济发展持续献言献策,为农民兄弟的发家致富提供政策、信息等方面服务。(文 刘向阳 宁晓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