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苏仙石乡作为与固始搭界乡镇,并没有因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工作压力重而忽视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个周期性长,久久为功的持续性工作,各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行动,你追我赶,每天都有新进展,力争展现新气象,形成了一种环境整治“不打烊”的良好局面。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县人居环境暗访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巩固“净起来”成效。成立人居环境问题整改专班,以“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区域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模式,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定时限的“四定”环境整治责任制,确保问题及时清零,整改落实到位。
二是坚持带动群众,发动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组建义务活动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先锋带头队等。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田间地头,街道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他们身着“红马甲”投身环境整治乐此不疲的景象。街道中心小学也不甘落后,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此增强家庭参与意识,带动家长开展门前屋后卫生大清扫,美化乡村整体环境。
三是坚持环卫管理,由乡机关牵头定期召开保洁员大会,明晰岗位职责 ,划定责任区域。保洁员每天要进行日常清理和巡视,要确保责任片区清扫及时,保持干净整洁。建立环卫一体化工作群,以水印相机上传工作图片,发现非责任区域清扫不及时现象,及时拍照发到群里,由相关片区责任人前去清理,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无盲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建设干净整洁健康文明和谐宜居的清洁村庄,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苏仙石乡将继续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引导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村庄环境长期干净整洁,形成环境整治“不打烊”的良好局面,营造乡村颜值“新气象”。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