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县委书记曹邦兴深入官渡、铜鼓、庙宇、大溪等乡镇,调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等工作。他强调,各乡镇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切实做好产业兴旺大文章,不断探索产业发展经营新模式,增强内生动力,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近年来,全县围绕“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打造了30万亩巫山脆李,让脆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当前,正是脆李丰收季节,各地的脆李销售场景热火朝天。
在官渡镇双月村、铜鼓镇鲍田村、庙宇镇水磨村和大溪乡大溪村,曹邦兴走进脆李销售点和脆李种植大户果园,现场了解脆李销售情况,听取村民对脆李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脆李价格怎么样?好不好卖?”
“我们不仅要把脆李种好、管好,更要卖好,让脆李真正成为能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之一。”
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干。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就是产业振兴——
当前,巫山脆李在全县已成规模,各级各部门和村民,必须坚定信心,持续抓下去,才能把巫山脆李的品质品牌做大做强。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广大散户把脆李种好、管好、卖好。要加大冷链物流和产地仓储建设力度,抓好市场营销,畅通销售渠道,确保脆李卖得出、卖得好。
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攸关国计民生。在铜鼓镇、庙宇镇,曹邦兴检查了撂荒地整治、“千年良田”建设等工作。他指出——
各乡镇要以“长牙齿”的措施,坚决守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红线,坚决把撂荒地整治、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 要统筹好耕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的关系,积极拓展新增耕地来源,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要在确保生态环保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支持智能化、自动化生态畜牧养殖企业发展。 同时,企业也要围绕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加强品种改良,实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