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 “精准灭荒”的决定,近年来,大悟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绿色赋能、全面振兴”发展思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精准灭荒、绿满大悟”行动,厚植生态优势,推进绿色发展。提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乡镇主抓、林业主管和公安主打”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手段、项目化管理、财政资金支持、大苗壮苗提质造林的方法,推行招标造林、招商造林、义务植树造林,2020年度共完成 “精准灭荒”造林任务2.67万亩,实现了应绿尽绿,工作成效明显;三年累计完成“精准灭荒、绿满荆楚”造林任务8.9万亩,在造林面积、造林质量、管护效果上均超过历史水平,连续三年处孝感首位,在全省名列前茅,多次在全省“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现场会上作了书面交流和典型发言,并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精准灭荒工作成效突出县(市、区),获评全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2022年8月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大悟县林业局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是孝感市林业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
立足县情确立战略,定位上求“绿”
作为全省山区大县,林业是大悟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为此,大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红色高地、绿色崛起”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生态立县”第一战略,全力推进“精准灭荒、绿满大悟”行动。一是营造绿色氛围。坚持宣传导向原则,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植绿、护绿、爱绿氛围。二是夯实绿色底色。连续3年把“精准灭荒、绿满大悟”行动作为县政府“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先后5次召开县长办公会、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出台了《“绿满大悟”三年规划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和《精准灭荒工程三年实施方案》,把造林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到村、到山头地块。三是守住绿色底线。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意见》等文件,推进生态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依法实施第二个五年周期的封山育林,全面禁止林木采伐,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四是做强绿色优势。着力打造大界线、G346国道生态旅游观光走廊和金岭乡村旅游圈,形成大界一线连十园(万亩油茶观光园、花山观光园等)、国道一道连十景(红叶节、装八寨等)、金岭一圈连十村的“两线一圈”森林生态旅游格局。
打赢灭荒攻坚之战,机制上求“活”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率先在全省提出招标造林,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荒山重造轻管的难题,达到 “造得了、管得住、能见效”的效果,通过实地核查,年度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连续三年分别都在全省前列。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招标造林。对土层瘠薄、造林难度大、无人问津的“硬骨头”荒山,推行市场机制采取公开招标造林的方式确定造林主体,对全县“三荒”(荒山、荒地、荒滩)、“四沿”(沿路、沿河、沿库、沿镇)重点地段,划分标段,公开招标。二是出台激励政策、招商造林。对立地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荒山、荒地,通过无偿提供种苗以及优惠的政策环境,招商引进有实力的造林企业、大户通过山林流转、合股、承包等方式参与造林,全县已有40多家企业、公司参与开发油茶、油用牡丹等各类特色经济林基地,发展林特基地5.25万多亩。三是依托项目推动、民营造林。对村庄附近荒芜的耕地、荒山和荒坡,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吸引回归创业成功人士、调动本地企业、个体老板参与“精准灭荒”的积极性,目前已有造林大户200余人参与荒山造林,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造林面积达2.25万亩。四是立足统筹融合、自发造林。充分利用全县产业扶贫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当地贫困户的林地入股、投工投劳、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造林绿化,提高家庭收入,为精准脱贫提供生态和产业支撑。目前全县已建成油茶等各类产业扶贫基地2.1万余亩。
坚守绿色生态红线,管护上求“严”
“一分栽,九分管”,造林是基础,管护是关键。一是强化属地管理。县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行封山育林、保护森林资源的决定》,明确将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以及护林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强化乡镇、村的属地管理责任,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县政府把精准灭荒落实情况进行纳入“五化管理”,作为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县每个季度进行排名通报,强化乡镇责任。二是严格验收标准。县委、县政府真正把“成活、成林”作为硬标准,研究制定了《精准灭荒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县林业部门推行项目负责制、工程合同制、建设监理制、验收会签制等四制管理,按照“项目负责人主抓、股室包保、专班督办”的管理模式落实林业主责管理。与各造林业主签订《造林管护责任书》,对年度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组织专班进行检查验收,实行量化考核,进一步压实中标单位、招商企业的主体责任。三是加强抚育管护。把“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管护是硬措施”贯彻到精准灭荒全过程,在每造林季节和抚育关键节点,通过座谈、约谈、查看造林现场等形式,坚持月月印发精准灭荒工作通报,督办造林和管护工作。采取“大除草、大松土、大补苗、大防火”四大举措,对新造林地块,普遍采取人工和药物结合抚育除草,推广基地修建循环公路和防火道相结合的办法,把精准灭荒基地划分网格式防火隔离带,并将生态护林员重点布防到新造林地,严防牲畜危害,严防森林火灾,力求栽植一棵,成活一棵,造林一片,成林一片。四是强化执法震慑。建立健全绿化、护林、防火专门机构,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县级财政每年专项列支600万元,选聘320名村级护林员和1200名生态护林员进行巡护,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了“破火案攻坚”、“护绿亮剑”、“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专项行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和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
新时期,我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决胜的姿态、冲刺的速度,凝神提气持续开展精准灭荒、全域绿化行动,推进国土绿化美化,为建设山青、水秀、岸绿、景怡的秀美大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大悟县分局张韩猛、大悟县林业局方海良)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