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王伟宏)从2月10日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的赛时阶段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本届冬奥会的全球收视份额已经创造了历届新高,而转播内容总生产量也将创造冬奥会转播史上的新纪录。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在发布会上透露,北京冬奥会开赛第四天,就已经成为了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而在美国广播公司旗下的Peacock电视数字平台上,北京冬奥会也成为了开赛6天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奥运赛事,包括在每天的黄金时段。此外,北京冬奥会在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地,也都有着非常高的收视率。
伊阿尼斯介绍,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了UHD和HDR技术,即超高清和高动态范围的4K技术来进行转播和制作。同时,3D回放技术也第一次被应用到冬季项目比赛的转播之中。
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的一大特点是基于云技术,这是自1964年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技术进步。这意味着,奥运转播将不再仅仅依赖卫星传输,还可以通过奥运转播云走向全球数十亿观众。
“云技术使我们可以不用到现场,从远程来制作内容,实现信号的及时传输。也就是说,现在我们不用把太多的设备和人都带到现场,可以通过云技术实现这些内容的传输。”伊阿尼斯说,与平昌冬奥会相比,北京冬奥会现场参加转播工作的人数减少了32%,“但是制作的内容却大大超出寻常,仅从美国广播公司传出的信号内容就是平昌冬奥会的4倍。”
伊阿尼斯说,所有这些先进转播技术的应用,都依赖于中国先进的5G技术。“中国在5G技术的使用方面世界领先。”伊阿尼斯说,“东京奥运会上,可能只有3到4台5G摄像机在开幕式上应用。而现在,很多比赛项目上我们使用了超过这个数字的5G摄像机。”
伊阿尼斯说,北京冬奥会期间,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转播内容总生产量将超过6000小时,其中仅比赛内容就接近1000小时,这将创造冬奥会转播史上的新纪录。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