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强国建设踔厉奋发,民族复兴笃行不怠

发布时间:2023-03-15 08:48:17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3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不仅在会场内引发人大代表的热烈反响,也在会场外引发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是灯塔,是引领,是决心,是意志,彰显出从容、自信的底气,擘画宏伟、壮美的蓝图。

习近平主席以简明的话语,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紧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洗雪民族耻辱,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他强调,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可以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条主线。过去取得的成就是开幕、是序章,未来将上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已经历史性地传到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手中。这是我们这代人生逢盛世的幸运、肩扛使命的光荣。我们理应扛起实现目标的责任,筑梦、追梦、圆梦,风雨兼程、勇毅前行,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指向人民幸福,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工作的总逻辑、总原则。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壮大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在这个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这四个“我们要”是强国的路径、是复兴的秘笈。

另外,要充分认识“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的内在关系。“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治国必先治党,这是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政权根基永固的“国之大者”。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我们都是参与者、都是当事人,这就需要深刻领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中国梦和个人梦高度融合,在宏伟目标鼓舞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强国建设踔厉奋发,民族复兴笃行不怠。新征程已经开启,新华章等待谱写。我们这一代人只有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才会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值得自豪的印记。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