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坚持以服务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为己任,全力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守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荣获山东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先进集体称号,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做法受到国务院大督查肯定,4项执法监管制度被生态环境部转发全国推广。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在完善执法体系上持续用力,突出“规范”监管
构建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一指引”制度体系。结合“三定”方案、权责清单等梳理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托山东省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建设检查对象库和检查人员库;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规范监管实施流程,推行综合监管;出台《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厘清检查内容,指导现场执法。2021年,全省抽查污染源41804家(次),发现并查处违法问题2753个,发现并要求整改管理问题8787个,问题发现率2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在强化执法协同上持续用力,突出“联动”监管
整合省市县三级执法力量,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和重点问题,采用异地交叉检查方式,开展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健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移交案件线索148条,抓获犯罪嫌疑人259名,遏制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态势;坚持正本清源,联合打假,移送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严守数据质量“生命线”。会同10个省直部门开展17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督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联合江苏、河南省签订边界执法联动协议,围绕推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等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三、在推动执法创新上持续用力,突出“差异”监管
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象库中进行标记、减免现场检查,属全国首创。立足生态环境领域信用评价工作实际,主动探索对接市场监管领域信用风险分类,推动实现“双信用”体系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面的统筹运用,实现差异化监管效能最大化。在全省首个完成自建平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省政府“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山东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检查结果共享、互认。
四、在开展执法帮扶上持续用力,突出“非现场”监管
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打造全国领先的生态环境保护智慧监管平台,综合运用用电监管、自动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强化走航监测、无人机、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应用;全国首创“双随机、一公开”环境问题整改线上审核模式,指导11.3万家企业上线企业服务端,上传整改数据24212条,核实整改率达98.1%,年度现场执法检查压减21.6%。企业得实惠、基层减负担,被生态环境部作为“放管服”改革经验报中办、国办。注重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处罚裁量基准的结合,完善“不罚”“轻罚”程序,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累计减免处罚1321家(次)。
下一步,山东省将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