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济宁加强移动源管控,助力空气质量改善

发布时间:2022-06-23 08:25:16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以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移动源监管,狠抓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坚持科技创新,实现移动源监管由“路上”向“线上”转变,由“人防”向“技防”转变,由“管车”向“管企”转变,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发力,攻坚克难,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强力推动移动源迭代升级。济宁市在省内率先部署推动移动源更新迭代工作,“减老旧、增清洁”双向发力。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济宁市倡导使用国六和新能源机动车及国三以上非道路移动机械工作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协同发力,推动更新。截至2022年5月,全市柴油货车升级国六排放标准货车16121辆,升级新能源货车508辆,国六和新能源货车占比9.94%;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升级国三及以上机械29987台,升级新能源机械3220台,国三及以上机械和新能源机械占比54.53%。今年底前济宁市还将完成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2000台,进一步加快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报废更新力度。

济宁加强移动源管控,助力空气质量改善

二、省内率先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区域调整划定工作。根据要求,今年底前要将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扩大到乡镇(街道办事处)驻地。为此,济宁市生态环境局精心组织,精准调度,截至到3月31日,13个县市区(太白湖新区因前期全域已纳入低排放区不用再调整外)全部完成了新划定区域的政府公告,比省定时间提前了9个月。

三、全面推行“交钥匙”一站式服务机制。按照省厅第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20条保障措施要求,济宁市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组织落实,通过下发通知、现场核查、调度反馈等措施,不断优化车检流程,截至3月底,全市129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全部实现“交钥匙”一站式服务机制。同时制订《济宁市2022年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全覆盖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加强机动车环检机构监督检查,对于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等行为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今年以来,各县市区累计开展779家次监督性检查,发现问题201个,查处违规问题较重企业2家,处罚30万元。

济宁加强移动源管控,助力空气质量改善

四、重点用车企业门禁系统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自2019 年2 月,济宁市按照“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类指导,应装尽装”的原则,督促指导重点用车企业建设车辆门禁系统,制定建设技术标准,分批次分行业推进落实。截至目前,济宁共有 748 家企业建设门禁系统,占全省的 45%,位居全省第一,其中 682 家接入了市智慧环保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涵盖了煤矿开采、港口码头、非煤矿山和电厂、建设工地、水泥、商混等 24个行业大类。自门禁系统建设以来,累计登录 14.76 万条车辆信息,自动记录进出场情况,生成符合生态环境部门管理要求的“环保电子台账”为重污染天气应急、重大活动保障期间的机动车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持续加强柴油车路检路查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抽测工作。济宁市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货物集散地、公共交通场站、建筑工地等车辆集中停放地持续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抽测。截至5月底,今年累计抽测柴油货车13265辆次,查处超标车辆182辆,处罚3.455万元;累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8868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性监测1080台。

六、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设施监管。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济宁市2022年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分局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设施监督性检查。今年以来,各县市区累计检查加油站878家次,发现问题258个,处罚34家,罚款104.3万元;市级检查53家次,发现问题33个,立案处罚8家,罚款46.2万元。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