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山东发布《“抓环保促发展”100例》,在全省范围内树立起100个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100个典型案例领域不同,类型不同,提供的经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达到的效果是相似的:抓环保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站在它们的肩膀上,能做的探索有更多。如何通过抓环保促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可走的路子不止100条。
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过去粗犷的经济发展方式留下了不少环境欠账,影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维度更为多元,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环保的角度看,抓环保也并非弃经济发展于不顾,一心只抓蓝天碧水净土,而是要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佳的民生保障,服务最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就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使生态优先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这次推出的100个典型案例看,它们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速或者环境质量的“偏科生”,而是通过扎扎实实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经验。它们注重典型性、实效性、可推广性,在面对“怎么统筹环保与发展”“如何协调推进保护与发展”的问题面前,100个案例都在给出答案——
可以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动能,可以通过提升审批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通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还可以通过持续加强环保治理深入推进清洁生产等等……这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先进做法背后,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发展阶段、现实难题、综合考量,但这些典型案例用事实和数据切实证实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并行不悖的。
高质量发展一定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当前,山东正处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美丽山东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抓环保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00个典型案例不是终点,从100个起步,会有更多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来,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