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大早,家住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望山居社区的小伙周辉,看到家门口的坑塘因一场强降雨而蓄满了水,激动地向左邻右舍奔走相告。大家纷纷来到塘边,高兴之余,往昔浮现眼前。
曾经,这处坑塘水体清澈,杨柳依依。可随着周边生产生活的无序发展,这里日渐成为纳污坑塘,垃圾遍地,水体黑臭,人人“敬而远之”。
为彻底根治水体污染,当地镇政府以“全县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为契机,对这处坑塘开展“大换血”——清挖底泥,开源引水,护坡绿化,控源截污,一举消除黑臭水体。百姓身边的清清流水,又回来了。
今年以来,宁阳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作为农村重点工作,统筹资金1000万元,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激励各属地镇政府早谋划、早发动、早落实,推动全县范围内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以奖代补”你追我赶,调动乡镇积极性
“以奖代补”的核心目的,还是“以奖促治”。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宁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强告诉记者:“县里拿出的1000万元奖励资金,不可能覆盖每一处黑臭水体,只有早动手、早落实、早见效,才能分到这块蛋糕。”
为充分调动属地乡镇的积极性,宁阳县按照全覆盖、应报尽报的原则,发动各乡镇自行开展黑臭水体摸底排查,建立详实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我们在年初就给各乡镇明确了奖励规则,即主动提前上报黑臭水体的,才有奖励机会。过了上报期限,或者在巡查中发现有黑臭水体,不仅要按规定标准整治到位,而且只能自行筹措资金。”宁阳分局副局长陈鹏对记者说。
截至4月15日,宁阳县各乡镇(街道、园区)共计上报61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纳入奖励范围。
宁阳县明确,综合考虑黑臭水体完成进度、面积等因素分别进行奖补。按照黑臭水体面积奖补,安排600万元,以乡镇(街道、园区)上报农村黑臭水体总面积为单位,面积≥10000㎡的按照50万元/单位奖补,面积<10000㎡的按照25万元/单位奖补。
按照治理进度奖补,则安排400万元,以乡镇(街道、园区)为单位,按照黑臭水体总面积所占比例实施奖补,并根据总面积明确不同完成时限,按时完成方能拿到奖励资金。超过时限仍未完成的,每推迟一天,扣除进度奖补资金总数的10%,10天内仍未完成的,取消面积奖补和进度奖补。
“这两种奖补政策互为补充,激励地方实干快干,快见成效。有的乡镇动手早、见效快,早早地拿到了奖励资金,其他乡镇眼看着‘蛋糕’越来越小,纷纷瞪起眼来,你追我赶。在这种情势下,全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取得了明显成效。”陈鹏对记者说。
◎坚持因地制宜,61处黑臭水体变清变美
黑臭水体的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
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治理、分期推进”的工作思路,宁阳县从“查、治、管”三方面,扎实抓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开源引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因村制宜、分类施策,让坑塘变清变美,将“死水”变为“活水”,把原来的臭水沟打造成景观带,努力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东庄镇周家泉村沿河商业街原有非法活鸡宰杀点11家,村民依托自家宅院从事活鸡宰杀行为,宰杀活鸡的血水、污水经沟渠排入河塘,造成水体颜色异常,发黑发臭,形成了解家庄村黑臭水体。
东庄镇人大副主席杨华栋对记者说,为从根本上解决杀鸡废水直排河塘污染水体的问题,东庄镇加大对解家庄村黑臭水体周边非法活鸡宰杀行为的打击力度,组织派出所、执法中队、环保办、畜牧站、农办、供电所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将水体周边11家非法活鸡宰杀点全部取缔,消除水体外源污染,实现控源截污目标。
针对黑臭水体所在河道堤内生活垃圾较多、河道淤塞等情况,东庄镇实施水面清理,清除水域漂浮物、生活垃圾、杂草等。采用干式清淤方式进行清淤疏浚,对两岸破损、垮塌处实施边坡固化工程,既拦住了面源污染,又美化了坡岸环境。
在此基础上,东庄镇积极引导原有农户转变思想观念,选定合适地块,成立公司进行正规经营,通过依法依规完善各项手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私自宰杀活禽、污水直排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农户抱团成立的食品加工公司正在建设中。
曾经从事宰杀活鸡的村民贾勇对记者说:“原先没考虑自己的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政府多次宣传做工作,我们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今我们共同出资成立了公司,以后守法经营、达标排污,既能合法挣钱又不会污染环境,我们心里也踏实多了,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解家庄村黑臭水体的治理,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兼顾了民生问题,以良好、快速的治理成效,成为宁阳县61处黑臭水体治理的典范。
在鹤山镇,大庄村打出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组合拳,让一潭“死水”重焕生机;王卞寨村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用青砖垒砌防护护栏,在路肩栽植杨柳花草,让杂草丛生的废弃坑塘变身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前鹤山村建立坑塘包保制度,责任到人,定期维护清理,巩固提升治理成果。
随着一处处坑塘变清变美,宁阳县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建立长效机制,水体返黑返臭收回奖补资金
“水体无异味,颜色无异常;河(塘、沟、渠)无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等废水直排,底部无明显黑臭底泥淤积,岸边无垃圾;水体任意一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农村黑臭水体监测指标阈值;建立河(塘、沟、渠)及沿岸定期清理、保洁机制,并设立责任包保标识牌;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规民约。”这是宁阳县对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标准要求。
为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宁阳县多部门联合成立验收组,按照上述标准,对治理效果开展验收。6月1日,宁阳县委、县政府对第一批通过验收的伏山镇、蒋集镇、东庄镇、经开集团4个乡镇(单位)兑现奖补资金365.1万元。
为确保长治常清,宁阳县探索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宁阳分局生态科科长韩峰向记者介绍:“数量兼顾质量、进度兼顾实效,这是我们黑臭水体治理的推进原则。为此,县里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奖补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对采用冲污稀释、一填了之、一抽了之等‘治标不治本’做法的,取消该单位奖补资格。”
同时,经县农村黑臭水体验收工作组验收通过后,若日常巡查发现返黑返臭,则对乡镇(街道、园区)预警一次,并责令限期整改,限期仍未治理完成的,也将收回所有奖补资金。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仅要“治”,更要“管”。如今,宁阳县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坑塘,都竖有“河长管护牌”。按照河长制规定,“河长”们要定期巡河,及时发现、解决环境问题和隐患。“河长”们的巡河轨迹,将在智慧监管平台全程留痕。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日常巡查、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倒等环境违法行为,督促各乡镇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提升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杨强对记者说。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