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夏日的黄河三角洲,水草丰沛,鸟鸣啁啾。通过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的监测屏幕,看得到东方白鹳、白鹈鹕、勺嘴鹬等鸟儿的身影。如今,每年有数百万只鸟在此迁徙停歇,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
2017年以来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检查指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被侵占、游客违规进入缓冲区等问题。对此,保护区直面矛盾、立行立改,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企业侵占保护区问题,保护区管委会组建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督战队,采取清单督战、暗查督战、核查督战、抽查督战等多种方式开展督战。截至2020年11月底,油田生产设施、农业用地、居民点等1391个问题点位均已完成整改销号,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内的300处油气设施均已关停退出并实施生态恢复。
针对“游客违规进入保护区缓冲区”问题,在问题指出的第二天,保护区管委会就关停了“观鸟秘境”旅游项目,关闭观鸟网上预约通道,撤回所有关于“观鸟秘境”旅游线路的宣传标识,拆除有关标识牌、广告牌12块;同时增设生态保护宣传牌4块,设立缓冲区禁入界牌5块。
去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正式成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打造全方位监管体系。对保护区道路出入口、鸟类分布区、道路节点等关键位置实行24小时全面监控,实时掌握人为活动状况,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的实时监测,确保鸟类繁衍栖息不受人为活动干扰。
“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保护区坚决扛起黄河口生态保护修复重大政治责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古金魁说。
“以东方白鹳、白鹤等为旗舰种的鸟类种类、数量稳步增加。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由5种增加到25种。黄河三角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重要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介绍。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更是维护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结合环保督察整改,我们全面摸排保护区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了长效管控机制,确保老问题不反弹,新问题不发生。”古金魁介绍,下一步,保护区将加大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力度,保护好这片大河之洲,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标杆。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