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锄草,滴灌浇水,施用生物有机肥,采用农光热高效循环利用技术……7月14日,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昆仑农场“零碳”农业科技示范园,看到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前来参观学习的乌鲁木齐县及附近乡镇各基地农业技术员们赞许有加。
由于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几乎为零,160亩基地获得有机转换认证,昆仑农场示范园成为乌鲁木齐市首个“零碳”有机农业示范园。
大田里,红树莓、豆角等果蔬长势喜人,辣椒地里有一些工人正在拔草。“这个辣椒顶上结的对椒可以掐掉,别看现在心疼,等辣椒植株长高长大时,下次结的辣子不仅多还长得特别好看。”农业技术人员一边拔草,一边指导工人去除辣椒植株多余的枝杈。
7月14日,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昆仑农场“零碳”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农业技术人员(右)正指导工人去除辣椒植株多余的枝杈。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摄
树莓地里工人正在进行喷洒作业。“喷洒的不是农药,是植物转光剂,可让作物提高光合作用能力,提高植株抵抗病害能力。”进行喷洒作业的工人介绍,喷施转光剂是促进作物成长的有机技术之一。
7月13日,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昆仑农场“零碳”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农业技术人员正在为喷施植物转光剂做准备工作。近处展台上,展示的是园区有机种植技术和产品应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赵悦摄
示范园的“零碳”元素还“藏”在地窖里。地窖并不起眼,可上面的一排太阳能板却十分醒目。这里没有采暖设施,但窖内温度四季适宜、空气清新。
“南山日照充足,地窖采用太阳能集热、储热、释放为一体的农光热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基本实现‘零碳’排放。去年冬天我们储存了一批蔬菜,今年春天还成功种植了一批羊肚菌。”示范园运营方、新疆国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乌市科技特派员陈淼介绍。
陈淼说,去年5月示范园启动建设,采用土壤治理、物理防治、绿色有机防控等有机集成技术,已形成作物种植零农药、零化肥的全程有机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公司有机管理体系在托里县、洛浦县等地进行了示范推广。
水西沟镇农民马贵在园区帮工,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他很感慨,这片曾经的撂荒地,不用农药化肥也能种出口感好、产量高的蔬菜。一算账,亩均收益还比自家普通种植高15%左右,这让他从心底认可了绿色有机农业。
“今年园区技术管理更成熟,有机蔬果供给、科普采摘、农业星创孵化器等功能更完善。作物丰产在即,园区有机果蔬种植效益肯定比去年更好。”陈淼说。
上一篇: 没有了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