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华山湖湿地水草丰茂,波光粼粼,荷叶田田,湖面上没有一丝波澜,像一块平整的翡翠,时不时散发出它的光彩。然而这样平静又美丽的湖水,在几年前,则是有着两条黑臭水体、满地沼泽的荒芜之地。7月27日,记者跟随“黄河生态行 共筑安澜梦”山东媒体团一行,来到了济南华山湖。
原华山沟、山头店沟水体黑臭、雨污合流,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为彻底整治该现象,济南市将两条沟的黑臭水体治理同华山湖湿地项目整体规划实施,突出“渗、滞、蓄、净、用、排”,并创新使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目前已完成水生植物栽种约160万平方米,投放各类鱼贝生物10余万尾。同时,由于华山湖蓄水后常态下为静止水体,生态系统脆弱,陆续出现了水质恶化等污染现象,为改善水质,经专家多轮论证、试验,确定在北方地区创新使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实现水体自净功能。
“通过治理,水体加强了自我净化的能力,湖水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水质明显改善,主要常规水质指标达到III类水标准,透明度大部分已超过1米,同时也达到了对地表径流、雨水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再净化并长效运行的作用,将华山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水生态系统再净化,净化后的水可排入小清河,以提升小清河水质。”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工程二部主管张广鲁说。
一条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焕发生机,一片片湿地绿意盎然风光旖旎,一个个湖泊水清岸绿鸟飞鱼跃……通过实施华山湖湿地及水体整治工程,不但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同时也消除了黑臭水体现象,水质明显得到改善,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了民生水平,提高了城市形象。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