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淄博马踏湖:打好生态牌擦亮“水名片”

发布时间:2022-07-31 22:19:43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鸟中熊猫”震旦鸦雀成为湖区芦苇荡的“常住民”;水鸭、白鹭、白鹤、苍鹭等七十余种大型禽类在湿地栖息...珍稀鸟类缘何频频光临马踏湖?水知道答案。

七月盛夏,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水草最为丰茂的季节,夏阳倾泻的水面碧波荡漾,白鹭穿过芦苇,在不远的天际处绕了个圈。马踏湖位于淄博市桓台县,是小清河中游唯一的自然湖泊,由乌河、猪龙河、孝妇河等河流汇聚而成,被称为小清河之肾。经过10多年的生态治理和修复,马踏湖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淄博马踏湖:打好生态牌擦亮“水名片”

治理水环境、恢复湿地生态

马踏湖是桓台县甚至淄博市最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宝库。上世纪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马踏湖主要汇水河流猪龙河、乌河、孝妇河等水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马踏湖失去补充水源,加之村民围湖造田,湖区水域面积逐年减少,马踏湖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修复马踏湖生态环境,淄博市对马踏湖实施全领域治理、全流域修复、全方位管控的水环境治理模式。在河流入湖口、重要点源排放口、支流入干流口处和污水处理厂末端下游等地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人工湿地,并通过实施马踏湖湿地生态修复蓄水、自然保护区湖区湿地恢复、近自然人工湿地建设、退耕还湖矿山复绿等项目,对马踏湖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湖区防洪蓄水、补给水源、净化水质的能力。

淄博马踏湖:打好生态牌擦亮“水名片”

桓台县构建了“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体系,“三横五纵”是把桓台县主要河流全部联通,盘活整个桓台县的水系;“两湖六湿地”是根据不同的流域特点,在红莲湖、马踏湖的主要汇水河流因地制宜的建设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工程。目前,桓台县每年削减COD约900吨、氨氮约70吨。桓台县人工湿地建设不论是在建设规模、建设投资,还是在湿地的实际环境效益均位于全省前列。

如今的马踏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进入湿地我们能观赏到香蒲、菰、水葱、芦苇、莲、芡实、荇菜、睡莲、菱、菹草、金鱼藻等三十余种水生植物。雪松、垂柳、白蜡、紫叶李、金叶榆、黄金槐、木槿、火炬树等二十余种乔灌木。已发现水鸭、白鹭、白鹤、苍鹭等禽类10余种野生保护鸟类在湿地栖息。

因水而变,也因水而兴

华沟人工湿地是桓台县马踏湖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通过湿地的建设,为马踏湖持续补充Ⅲ类水,每年节省调水成本三百余万元,为马踏湖生态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淄博市桓台分局局长宋强说。

淄博马踏湖:打好生态牌擦亮“水名片”

治理一条河流、修复一处湿地、保护一片湖泊,日拱一卒、步步为营。淄博当下也以“水”为墨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画卷。经过十余年的修复治理,马踏湖渐渐恢复原有的生机,曾经的“北国江南”风貌再现。

2021年,淄博国控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位列山东省第一,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今年以来,淄博市持续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开展“两清零、一提标”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淄博市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较2021年提升14.3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2位,较去年同期改善9.3%;19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的马踏湖湿地自然景观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淄博市的“城市之肾”、城市生态名片、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如今的马踏湖犹如一粒明珠,把淄博这座城装点得越加水润清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