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泰安市多措并举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2-08-01 21:18:19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虽然大气环境呈现持续快速改善态势,但与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期盼,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泰安市作为中外著名的旅游城市,清洁的空气更是中外游客和市民的热切期望,“十四五”以来泰安市聚力攻坚、多措并举,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一、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攻坚合力

一是泰安市蓝天工程指挥部实体化运作。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抓总,市直部门各司其职,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二是建立对县市区、乡镇考核制度。出台《泰安市空气质量考核奖惩办法》,突出考核导向,将高值区纳入对县市区的考核。三是建立量化问责制度。出台《泰安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量化问责考核办法》,对推进生态环境工作不力的市直部门、乡镇(街道)综合运用通报、约谈、问责等手段,倒逼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狠抓工业减排,实施标本兼治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狠抓工业减排,重在提质增效。一是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鼓励企业参与绩效评级,倒逼企业提标改造。二是加强夏秋季VOCs污染防治。实施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VOCs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治。推进化工园区、重点行业企业安装VOCs在线监控设施。三是强化工业企业扬尘无组织排放动态管控。对煤场、料场、渣场、停车场等物料存放场所未密闭,厂区道路未硬化,未设置喷淋、洒水降尘设施,出入厂区未规范建设冲洗平台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四是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对采用单一光氧化等治理技术且无法稳定达标的,推进升级改造,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脱硫、脱硝、除尘等治理情况等开展排查,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实施分类整治。

三、突出重点区域,科学分类施治

强化重点区域、高值区域的管理,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是成立重点区域管理办公室,以站点所在乡镇(街道)为主体,固定办公场所,配置6名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完成上级安排的排查任务以及对道路保洁、工地扬尘、餐饮油烟、车辆冒“黑烟”等开展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制止或反馈环境污染问题。二是加强重点区域散煤治理工作。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党政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严禁使用煤炭、木炭、木柴等高污染燃料;以重点区域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对无法采取集中供暖的居民,逐步开展清洁煤的推广工作,对群众家里存储的高污染燃料进行置换。三是加严工地、裸露地面抑尘标准。周边拆迁工地、建筑工地裸露地面及存留建筑垃圾使用毛毡覆盖,在围挡布设雾化喷淋设施。四是加强重点区域道路保洁。在重点区域,重新规划机扫车、洒水车运行路线,增加机扫和洒水频次,适当增加深度保洁面积,夏秋季以开展雾炮车作业为主。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治污水平

一是强化“智力”支撑。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从事空气质量数据分析、研判,工业企业技术帮扶,制定科学精准的污染治理措施,开展绩效评估等。二是强化监测支撑。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在重点区域设置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提升污染物溯源能力。配备PID/FID检测仪、小型无人机、烟气检测设备、油气回收三项检测仪等设备,适时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走航监测,全面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水平。

今年以来,泰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六项基本指标及综合指数、优良率均实现同比改善,其中,臭氧改善幅度列全省第1位,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2位,优良率增加百分点数列全省第2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