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到拿证,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后边有几次换证,也都远远少于国家规定时限。”提到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办事效率,大丰工业(烟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丰工业)蒋经理挑起了大拇指。
作为全国首批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动审核试点区域,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围绕排污许可管理创新实践,开展排污许可前瞻性探索,以一个办法、一个平台和N类应用场景,构建起排污许可“1+1+N”管理新模式,为办事企业节约时间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能。
“1”: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据了解,大丰工业是烟台片区一家设计、制造、销售主机专用滑动轴承及其他配件产品的企业,企业是包含废气、废水、固废排放的重点管理排污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需要45个工作日。
为提升审批效率,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黄渤海新区分局通过建立排污许可证审查会商机制、清单流转机制,组织各业务科室分块审查,会签意见第一时间反馈到排污单位,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等待时间。
改革后,排污许可证审批管理整体提速60%以上。其中,简化管理排污单位办理时限由20日压缩至10日以内,重点管理排污单位办理时限由45日压缩至15日以内,信息变更等业务可现场拿证,特殊项目最快当天完成受理。
黄渤海新区分局局长王钧对记者说:“排污许可证上既有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也有排污口位置和数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等许可事项内容。通过这一张证件,既明确了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也规定了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可以说,抓好排污许可管理就抓住了污染治理的牛鼻子。”
“1”:构建排污许可大数据平台
“化工企业的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填报是非常专业的,涉及数据也比较庞杂,但是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环安部的工作人员能够很快地填报和修正数据,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是万华化学、中节能万润等化工类企业使用烟台片区搭建的排污许可“一个平台”——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后的感受。
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审核工作作为排污许可证后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烟台片区面临“审核任务重,可用人数少”“审核工作技术要求高”“审核工作缺乏信息化支持,手段原始”等痛点难点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烟台片区搭建起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包含排污许可全过程数据库、排污许可数据高级查询、高级导出子系统、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动审核子系统、排污许可数据应用子系统。平台具有快速统计分析、智能自动审核、问题多向反馈、许可排放量超标预警等3大类15项实用功能。
该平台内置执行报告自动审核模块,能够智能分析企业填报内容是否合规,第一时间将审核意见内容推送至企业邮箱,协助企业进行数据矫正,提高了企业填报质量和效率,有效解决了人工审核的弊端。
“N”:拓展平台多种应用场景
在提升审批效率的同时,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大显身手。
异味溯源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烟台片区创新思路,把相关企业排放口、污染因子、浓度等数据导入大气走航监测车,结合实时走航分析,快速界定污染物排放单位。
今年以来,依托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梳理分析辖区异味、噪声问题投诉点位,从企业布局、生产工艺、治理设施、特征污染物等方面深入研判,“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提升方案,群众环保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依托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够整合和利用企业环境管理数据,为区内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和关键污染物总量削减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在筛选‘上大压小、上新压旧、上高压低’项目时,通过已经录入平台的企业信息,迅速提取出哪些企业和项目符合压减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王钧介绍。
下一步,烟台片区将持续扩充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环境管理应用场景,探索打造企业环境数据综合管理系统,继续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绿色发展能力。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