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山东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快马加鞭

发布时间:2022-08-22 07:35:27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份份土壤样品采用塑料袋、棕色玻璃瓶封装运进分析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检测标准方法,一丝不苟迅速开展分析检测,这是记者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测试中心分析室看到的情景。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测试中心总工程师张玉强告诉记者:“我们对照检测任务量、任务指标和时间安排,制定专项工作制度,确保做到‘样品每日送、前处理每日做、数据每日出’,每批土壤样品在7日内完成分析和数据上传,每批地下水样品在3日内完成分析和数据上传。”

2021年,生态环境部在山东等5省(市)启动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试点调查(以下简称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山东省将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列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任务,创新开展了典型行业企业和设施农业集中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主任萧大伟对记者说:“作为试点省份,目前山东省典型行业企业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一阶段基础信息采集、二阶段初步采样调查工作均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山东省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已全部转入实验室分析测试和数据上传环节,三阶段成果集成工作已经启动,相关成果集成报告编制大纲等重要技术资料正处于编制和审核阶段。”

坚持试点先行,规范技术方法

为规范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技术方法,山东省严格落实国家要求,及时总结归纳技术问题和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布点采样方案编制指南》等5项技术细则,有效指导全省调查工作。

山东省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组织调查单位和质控单位全程参与,将问题和困难解决在试点过程中。在基础信息采集前期阶段,将技术支持和质控外审工作前置到试点阶段,打通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难点、堵点。进入调查审核阶段,及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就基础信息采集要点、调查表填写、填表说明编制等进行详细解析与指导,有效解决信息填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山东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快马加鞭

图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前处理

作为在全国较早开展设施农业集中区试点调查的省份,山东省肩负着完善技术细节、采集分析代表性样本等重任。省级建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机制,充分沟通不同集中区农作物成熟期和农作物与土壤协同采样等问题。就确定方案编制、点位确认、现场采样和分析方法等关键环节,积极与生态环境部属单位沟通,并征求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部门专家意见,先后4次对布点采样方案编制指南进行修改完善。

在点位布设方面,在国家要求的每个集中区20个全分析点位基础上,对每个棚龄段增加了不少于15个基本项目(重金属和理化性质)点位;在检测指标方面,针对全省实际,将部分农药列入必测指标;在农业投入品方面,将地下农灌水列入检测范围。通过对布点采样方案不断打磨完善,有效解决了设施农业集中区“布、采、测”技术衔接问题,尽可能全面掌握设施农业集中区污染状况,为提升调查成果质量夯实基础。

强化督导帮扶,加快调查进度

8月19日上午10点,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和质控实验室组织5位专家在青岛结束对青岛聚东检测有限公司的现场帮扶后,没有停歇,冒雨返回济南。

因时间紧迫,返济路上工作人员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对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检测流程和记录进行了梳理、检查和沟通。经过长达4个多小时400公里的车马劳顿,下午两点多赶到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测试中心,两个小时的现场核查、资料审查和问题反馈后,终于完成了对9家检测实验室的第三轮现场帮扶,为取得真实准确的检测数据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强化对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督导帮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成立工作专班,采取组建专家队伍、督导帮扶、技术培训交流、问题集中会商、24小时微信工作交流群等工作措施,针对任务承担单位实际能力水平,“点面结合”精准帮扶。

萧大伟对记者说:“我们累计点对点帮扶6次,召开专家指导会和论证会16次,实验室现场监督帮扶3轮次。坚持周例会制度,累计召开省级质控周例会37次,对各任务承担单位每周工作进展进行通报,对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进行讲解与讨论;针对调查对象筛选、基础信息采集、布点采样方案编制和现场采样与分析测试等重点工作环节,开展技术培训6次,高效有序推进调查任务。”

作为本次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项目牵头单位,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自项目启动伊始,从中心内部抽调年轻技术骨干,成立青年先锋队,扛起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技术指导的旗帜,负责组织拟定各类文件,编撰重点技术环节的作业指导书,谋划部、省等多级别培训和现场帮扶等。青年先锋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思路、有行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全省调查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各任务承担单位派出精兵强将,充分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在任务紧张的6、7月份,青年先锋队克服高温天气和疫情影响,采取“极限工作法”,分组奔赴现场进行帮扶指导,实现了布点采样现场和实验室检查全覆盖,有力保障了调查工作进度和质量。

山东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快马加鞭

图为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青年先锋队

严格质控措施,推动成果应用

质量是调查工作的生命线。

为保障三阶段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牵头带领省级质控人员及技术专家,累计派员11人次,对8家省内实验室进行了现场帮扶,对1家省外实验室进行了视频帮扶。帮扶组在一周时间内,克服炎热酷暑及暴雨极端天气,累计行程约2500公里,对实验室样品流转交接、原始记录、测试数据及质控措施进行重点帮扶,逐一反馈发现问题及整改建议。

山东典型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快马加鞭

图为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组织专家对承担分析测试任务的实验室开展质量巡检。

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土壤室主任张强对记者说:“我们按照土壤详查质控原则,将省级质量控制前移至第一道工作关口,对各调查单位前3个地块的基础信息采集、方案编制和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测试等3个主要环节100%进行质控检查,现场检查比例达到30%以上。在调查单位内控方面,要求调查单位建立相关制度和管理体系,按照统一质控表格,严格自审、内审,各级质控审核闭环率均达到100%。”

中心还建立了布点采样方案“双外审双复核”机制,即方案上会前外审及复核、专家论证后复核、上传系统后外审,最大限度地保证上传系统的方案质量。创新工作模式,实行线下质控+线上“云质控”,国家和省级专家进行线上“云指导”“云帮扶”,确保调查工作质量。在实验室分析期间,定期开展质量巡检,发放质控考核样品,对考核不合格的采取相关惩处措施。

为深化调查成果应用,山东省初步选择焦化、电镀、石油炼化、化学农药制造、金冶炼、皮革鞣制加工等6个行业,根据调查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正在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隐患排查要点清单。山东省将进一步分析企业排放污染物迁移规律,结合黄河流域下游区域设施农业投入品情况,开展设施农业集中区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的污染迁移规律研究。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