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守护黄河入海口的“生态警长”

发布时间:2022-08-30 09:36:17   来源:闪电新闻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根长绳,一只小桶,几条小鱼儿,每天上午8点,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一级警员苏冠昌,都要和这位身形纤细的小伙伴打招呼,给它送来美味的早餐。这是一只雌性小白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苏警官与这只小白鹭的缘分得从今年5月份说起。原本是两只鹭鸟,一雄一雌,因为一次意外不幸被困。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按照惯例,白鹭应该放飞,让他们回归大自然。不成想,放飞之后,其中一只雌鸟,又飞回来了。小白鹭还真把公安局当成了“家”, “人鹭奇缘”就此续写!也许,这只身形纤细的小鸟儿,已经认定了——苏警官,就是它的守护者。

从去年以来,分局的民警们救助的野生鸟类足足有45只,丹顶鹤、大天鹅、野雁、东方白鹳……

守护黄河入海口的 “生态警长”。上马能巡逻,下马护生态,327种湿地植物、371种野生鸟类、方圆477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战场”。

“海风吹,日头晒,三个蚊子一盘菜”,说的就是生态警长的工作环境。可是,保护区面积实在太大,以至于开车巡逻都费时费力,仅靠整个分局40多名民辅警,简直杯水车薪。还得发动群众力量,“全民皆兵”,共同守护。

“生态警长”挑头,搞起了“生态保护联盟”,建立了120多人的群防群治队伍,联合巡护,联合宣传,联合执法,联合救助,就连中科院的专家都参与进来了。

以植物学家为师,以鸟类专家为师,文能保护动植物,武能打击违法犯罪,能文能武,生态警长成了滨海湿地保护的“多面手”。各路专家相助,还得有高科技加持,“生态保护大数据智慧管控平台”派上了用场,动动鼠标,迅速定位违法分子的行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巡护宣传是一方面,打击违法犯罪也毫不手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保护区的一草一木,一鸟一鱼。这一本本的巡逻日志,见证了生态警长的365天。好比保护区随处可见的“红柽柳”,生态警长在盐碱滩上扎下了根,成了“鸟类国际机场”的守护者,“黄河安澜”的见证者。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