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蓝黄”两滴水 润出生态城

发布时间:2022-09-02 10:10:57   来源:齐鲁晚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万里黄河由此逝,浩瀚蓝海向此生。河与海的激情碰撞,造就了黄河三角洲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也孕育了东营这座国际湿地城市。8月26日,齐鲁生态采风团走进东营,一幅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历史长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自然保护区时指出,“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东营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

“蓝黄”两滴水 润出生态城

实施了总投资10.6亿元的16个湿地修复项目,连通水系241公里,疏通潮沟76公里,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4.7万亩,治理互花米草3.8万亩,创新探索了“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近年来共修复湿地188平方公里。科学组织生态补水,2019年以来累计补水5.33亿立方米,保持了湿地良好生境,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

“蓝黄”两滴水 润出生态城

“鸟类国际机场”万鸟翔集

近年来,东营认真贯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湿地修复,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目前,共记录各种野生动物1764种,发现鸟类381种,有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其全球总量的1%,成为东方白鹳和黑嘴鸥全球重要繁殖地、丹顶鹤重要越冬地和潜在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卷羽鹈鹕东亚种群最大的迁徙停歇地,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区内植被资源丰富,记录各种野生植物411种,根据监测,近几年由海岸到内陆分布的盐地碱蓬、柽柳和芦苇等主要植被群落面积逐年稳步增长,呈正向演替。

“蓝黄”两滴水 润出生态城

如今的黄河三角洲,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乐章。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