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22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旅游度假产业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当前休闲度假已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多样化的旅游度假体系正在稳步建立,呈现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特征。
《报告》显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带薪休假成为人们进行休闲度假型旅游的主要时间选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是获取休闲度假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家人朋友进行休闲度假已成为常态,这也是提升家庭凝聚力和稳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气候景观和生态环境等是选择休闲度假的主要因素。滨水休闲、生态康养等是主要的休闲度假方式,湖泊型、滨海型、温泉型、山地和森林型、草原型目的地占比较高。《报告》显示,人们对休闲度假型旅游感知较为正面,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休闲度假型旅游是值得的,满意度较高。不过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性价比和服务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各类设施不完善,产品类型单一,是休闲度假型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度假区在旅游产品供给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等方面形成了较大规模,而且对整个旅游度假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旅游度假区早期更多是空间概念,而现在的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更多的是一个综合性消费场景。
目前,旅游度假类型更加多样,产品开发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强调文化体验。近两年,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受到欢迎。各地开发了一批相应的微度假和周边度假产品,如自驾游、房车营地、郊野游和乡村度假等。
《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阶段,休闲度假正在成为美好生活的新内涵。疫情虽对远程休闲度假造成一定冲击,但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新时期旅游度假发展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引领、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