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碧水盈盈。小清河畔景色如画、生机盎然;东平湖上坡绿滩翠、水天一色……近年来,山东“坚持‘治保用’系统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水、处处见景成为了齐鲁人民幸福生活的标配。2021年,山东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13.1个百分点,在历史性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地消除了Ⅴ类水体。
四连升!小清河辛丰庄断面水质持续向好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西郊睦里庄,流经5市18县,其中济南段位于上游,全长70.5公里,是济南市城区段唯一的纳污和行洪河道,承接沿线约700万人口、8000亿GDP的生产生活废水。2017年前小清河出境的辛丰庄断面水质一直劣于Ⅴ类,被作为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公开曝光。
近年来,为解决小清河反复治理、反复污染问题,济南市大力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大领导班子开展全方位督导帮扶,部门、区县纷纷签订污染防治“军令状”;坚持三水统筹,打出控源截污、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系统治理组合拳;坚持强化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奖补机制、搭建智慧平台,建立健全长治久清机制。2019年以来小清河出境的辛丰庄国控断面年均水质类别实现“四连升”,2021年历史性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今年1-8月进一步跃升为II类。
见真招!潍坊保证汛期河流水质安全
长期以来,老旧城区雨污混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降雨强度大、洪涝形成快的汛期,雨污混流可与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相互叠加,导致流经城区河湖断面雨后水质反弹几成规律。实施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是解决这一困局的关键和硬招,但在工程建成见效前,如何确保河流水质安全,成为摆在各市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潍坊市因地探索,创新施策,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汛期应急治理“分级滞蓄分质处理时空调节”的“潍坊模式”。在2021年超长汛期中,潍坊市减少白浪河、虞河流域内溢流污水近1000万吨,今年6月遭遇短时强降水后在线指标仅出现略微波动,有效保障了汛期河流水质安全。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