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沙伊赫时间11月6日上午,COP27中国角“青年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边会在沙姆沙伊赫举办。会上通过青年案例分享、对话交流等方式传递青年人视角下的气候变化问题,加强青年及社会对全球气候问题的理解,建立开放的对话机制,实现青年与青年、青年与社会的多方交流。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出席边会并致辞。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表示,中国近5年的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主题为“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的全民环境保护实践行动,号召全体公民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真正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青年人在环保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青年人应携手合作,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更多的力量。
会上,青年科学探险家温旭、蚂蚁集团青年代表何征宇、腾讯集团战略部总监黄新我等来自多个机构、企业代表就冰川保护、技术助力双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低碳旅行等主题分享了中国气候变化案例。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主任荆卉展示了“低碳中国行”活动成果,该活动涵盖“低碳百家说”“低碳理念云传播”“青少年低碳演讲视频征集活动”等子活动,旨在深入各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宣传,寻找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人物和案例,广泛动员媒体、民间机构、企业、家庭、社区、学校等参与低碳行动。期待通过此次活动,号召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参与到落实“双碳”的行动。
边会最后,5名来自中国、法国、印度、利比里亚的青年就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展开交流,并以多国语言共同向全世界发出《2022全球青年应对气候变化倡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