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鸟的种类不多,而且没等你走到跟前就飞走了;现在鸟的种类多了不少,很多也不怕人了……”11月7日,淄博市桓台县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导游孙钰杰说。
地处桓台东北部的马踏湖,湖水主要来自淄博市内孝妇河、猪龙河和乌河三条河流。曾因纵横相连的河道和丰富的物产,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影响,入湖河流污染严重,加之水位大幅下降、入湖河流改道、湖区水源不足等问题,马踏湖逐渐成为“臭名昭著”的“酱油湖”,鸟儿纷纷“远走他乡”。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危机,自2008年开始,淄博对马踏湖流域实施了持续10余年的综合治理修复。
“我们先后关停取缔各类涉水企业35家,实施了52家企业60项污水深度治理再提高工程,累计投入28.2亿元实施城乡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治理了130公里河道。”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强说,通过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在污水处理厂下游和孝妇河、猪龙河、乌河等河流河道及入湖口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将再生水、雨水、矿坑水等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马踏湖渐渐恢复了原有的生机。
如今,马踏湖的湖体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湖泊蓄水能力从300万方增加到2500万方,湿地率达92.59%,芦苇荡达15000亩,区域内有野生植物40科121种、野生鸟类31科84种,包括白鹭、苍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
“有一次,有只震旦鸦雀落在我们办公室门前,尽管有人进出,它还是在那停留了好大一会儿。”孙钰杰感到十分惊奇。要知道,这种鸟可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全球濒危物种,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今年初,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马踏湖位列第一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湖区环境越来越好,不仅吸引了一批企业投资进驻,附近村庄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也红火起来,以前村里出去打工的劳动力现在也回来了。莲藕、草柳编、农家乐……在紧靠湖区的起凤镇华沟村,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六千余万元,每名村民分红将近一千元。
“抬头蓝天白云,低头湖水清澈,再看看现在的好日子,心里舒坦!”66岁的村民王同学乐呵呵地说。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