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世行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文章:美国应该反思对华“经济战”

发布时间:2022-11-21 21:49:40   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1月17日发表题为《美国应该反思其对中国的经济战》的文章,作者为世界银行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皮妮洛皮·库亚努·戈德伯格。全文摘编如下:

就在白宫10月发布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前几天,拜登政府宣布了旨在阻止中国技术进步的大范围出口限制措施。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曾表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已难以再继续单纯通过技术创新来超越其经济对手了。言下之意是,美国必须竭尽所能阻止这些对手,并且尽可能给它们造成经济上的痛苦。不过,这种展望显然体现了软弱。这是在承认,旨在提高美国自身经济竞争力的政策可能只取得了有限成功。

新的出口管制是以“国家安全”为名进行的,然而该战略存在严重问题。首先,虽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提出有关国家安全的论点,但很难加以验证。现在对中国实施的严厉经济制裁太过分了,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

第二,军民两用商品的概念具有误导性,因为所有商品都兼有民用和军用的潜质。如果国家安全真的令人担忧,美国应该停止与不友好国家的一切贸易,而不仅仅是技术先进产品的贸易。但历史表明,我们今天的朋友,明天未必还是朋友。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国家安全,不如说是为了经济主导地位。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可能确实会使其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

然而,如果认为全球民众福祉是零和游戏,中国的崛起暗示着美国的衰落,那就错了。对于其他国家对美国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表示怀疑。德国总理朔尔茨和一个高级商业代表团最近访问了中国。

最重要的是,即便事实证明出口限制有效,也无法阻止中国最终开发本土技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新制裁将为美国多争取几年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时间,代价则是损害30年来对两国都有利的和平经济关系。

我们希望事实会证明,美中领导人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的更具和解意味的论调富有成效。经济战最多也只会让美国获得代价高昂的胜利。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可能引发新冷战。无论哪种情况,都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