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李国利、杨欣)记者12日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2020年建成开通以来,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持续提供功能强大的卫星导航服务,高精度、短报文等特色服务能力已得到充分验证。
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4.7万多艘船舶、4万多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应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北斗自动驾驶系统农机超过10万台,覆盖深耕、插秧、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和烘干等各个环节;2587处水库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水文监测,650处变形滑坡体设置了北斗监测站点;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500万辆,覆盖全国450余座城市;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在8个城市成功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普及,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已实现主用地位;支持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的手机已发布,成为全球首款直联卫星的智能手机。北斗系统正全力赋能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和重要引擎。
同时,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道路持续走实走深。《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如期发布。中国与阿拉伯民用航空组织、阿联酋签署了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发布了联合提供北斗与格洛纳斯系统用户信息支持服务的声明,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顺利召开,南非—中国卫星导航及遥感应用培训班成果显著,北斗系统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后续,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北斗系统还将积极发展多种导航定位授时技术,2035年前建成以下一代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便捷高效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