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山东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4-14 08:22:00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4月13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和全省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厅直属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山东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这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的动员会,是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精准的部署会,也是广泛动员、全面推动、确保实效的誓师会,吹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号角。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在会上指出,开展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切实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新业绩。

山东省委第十三巡回指导组组长孙庆雷在会上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主题教育基本要求,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紧密联系实际推进主题教育,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切实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省生态环境厅党组要认真落实好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靠前指挥;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主题教育,层层推动主题教育严起来、实起来,带动形成上级带头、领导示范、上率下行的生动局面。

锚定目标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开展主题教育,是对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一次大检阅、大洗礼,是对党员、干部学习理解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大谋略、大举措。

据了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达到的目标是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

会议要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的任务目标,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学习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加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关乎党的事业的成败。厅直属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任务目标,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践行“严真细实快”铁军作风,常态化开展好纪律作风专项整顿,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以政治清明促生态文明。

厅直属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铁军精神,锚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任务目标,紧紧围绕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实践、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落实重点举措,坚持统筹推进

按照党中央部署,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全面落实主题教育的重点举措,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厅党组要发挥好领学促学作用,厅领导班子成员要讲好专题党课,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至少开展1次专题学习研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洁介绍,为深化理论学习,厅直属机关党委将开展好“生态文明讲堂”,组织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进”、“环保青年话廉洁”、“学理论、强党性、见实效”创先争优等活动。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周五学习日”、主题党日、党课等形式,用好红色资源,每月至少开展1次学习交流研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交流研讨。

根据党中央部署要求和山东省委确定的16个方面调研重点,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事急事、政策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中梳理确定调研课题制定调研清单。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日常监督检查、督导有针对性开展调研。要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及时召开调查研究专题交流会,制定创新举措清单,抓好组织实施。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统推进美丽山东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建立寻标对标清单,深入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系列活动,长效化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7条措施,常态化开展“一支部服务一企业”和“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等活动,打造“党建+智慧服务”执法品牌,推动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厅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案化解信访积案,从严从实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抓党建促发展,聚焦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要全面查摆问题,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省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系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要确保整改实效,厅党组将坚持效果导向,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自查,并结合党建督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核等对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工作情况开展日常检查,督促问题有效解决。注重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确保常态长效。

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督促指导

为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坚决扛牢主题教育主体责任,成立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厅长担任组长,其他厅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并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承担主题教育具体工作。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要把主题教育摆上重要日程,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亲自抓、作表率,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确保主题教育质量。把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纳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核,并作为政治巡察、党建督查等重要内容,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展现厅直属机关主题教育进展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宣传力度,注重挖掘主题教育中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推动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良好风尚。深刻剖析反面典型,以案例明法纪、促整改,有效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厅直属机关各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在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根基上见行动、见实效。要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序开展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内容。要将主题教育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性工作,立足工作实际,统筹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开创美丽山东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