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2022年生态环保工作怎么干?从严治党工作如何抓?山东召开视频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发布时间:2022-01-30 15:04:28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月28日晚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三楼大会议室及各分会场灯火通明,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正在召开。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照党中央、国务院近期系列重要会议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总结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长周乃翔、副省长曾赞荣对全省生态环境工作的批示。16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在会上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省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攻坚之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统筹好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构建“大环保”格局、坚持底线思维推进工作、坚持“严真细实快”优良作风、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减污降碳迈出新步伐、问题整改取得新成效、安全管控有了新进展、服务发展实现新突破、治理体系展现新效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5.2%,实现了连续两年两位数改善,达到39微克每立方米,首次进入“30+”时代。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5.2%、同比改善13.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在“十三五”历史性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全面消除了五类水体。

围绕减污降碳,山东省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超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圆满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履约,累计成交额占全国的58.14%。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动钢铁、焦化等9个行业及建材、化工、铸造等产业集群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

山东省开展了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6万件有效信访件已全部办结或阶段办结,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743项问题已整改完成388项。实施汛前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排查河湖1746条(个)、整治隐患7770个。实行涉危险废物“万企全员警示”,开展三轮排查整治行动,消除环境隐患4.8万个,全省危废申报企业数和申报量均创历史新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计划项目”唯一示范省。

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高规格表彰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省、市、县三级全部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潍坊、德州、烟台等地落实了人员编制,临沂、枣庄、聊城、滨州等地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菏泽创新实施书记市长重点任务交办单、断面长负责制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横纵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签订黄河流域首份省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式县际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涉及16市133县(市、区)301个断面。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宋继宝在会上指出,要深入落实蓝天、碧水、净土三个作战方案,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聚焦臭氧指标,推进VOCs综合治理。聚焦PM2.5指标,推进减煤控车。聚焦重污染天数指标,推进精细化管控。要抓实三个关键,即分类推进“两清零一提标”,综合整治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污染,高标准建设“美丽海湾”。要高质量编制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构建“流域—河口—海湾”联动防治污染机制。要狠抓土壤安全利用,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整县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坚决守牢守好安全发展底线,提升固废监管的风险防范、综合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完善核与辐射监管网络,加强海洋辐射监测,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回头看”,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系统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抓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物资储备。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宋继宝要求扎扎实实改,举一反三治,通过一个个具体事项的解决推进事业发展、增进群众福祉。要完善工作机制,整合信访办理渠道,实行“一个部门、一支队伍、一口办理、一套制度、一网通办”。要优化执法方式,扎实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执法监管,统筹各级各类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做实综合执法,真正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生态保护是生态环境工作的“半壁江山”,要坚决把生态监管的责任扛起来。开展年度“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实施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试点。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开展海草床养护修复工程,推动黄河三角洲、黄河干支流、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抓好沿黄地区人畜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开展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启动黄河三角洲等9个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试点,建设东方白鹳、黄河刀鱼、野大豆等动植物定位观测研究站,保生态、治污染、养护生物多样性。

宋继宝强调,要持续大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发挥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推进部门协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持续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和执行报告审核“双百”行动,逐个排污单位开展“审计式”现场核查,对重点排污单位法人开展全员培训,推动法定义务落实到位,确保发证信息、平台数据真实可靠。继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更大范围开展绿色创建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席思国从监督执纪角度就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作出要求,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一届七次会议精神,从百年党史中传承优良传统,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标本兼治,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坚持不懈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宋继宝在会上指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准工作方向。要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特色活动,协同带动全社会笃行创新思想,擦亮“党旗红·生态美”党建品牌。要落实“严、真、细、实、快”作风建设20条措施,克服“宽、假、粗、虚、慢”,持续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全系统模范机关建设“三级联动”,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负责同志“一岗双责”责任,一体落实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群团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法治政府、保密、安全生产等责任。要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紧盯落实,坚持以下看上,从基层“最后一公里”看管党治党成效。要坚持常态化警示教育、全覆盖廉政谈话、周期性廉政风险点排查、关键点廉洁提醒,持续开展政治巡察,不断强化纪检、审计等各方面监督,推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全面从严、全面过硬。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地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引导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厅党组的工作安排,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要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工作落实,迅速将各项重点任务逐一梳理,明确责任处室、单位,建立督查台账,定期调度督办。要主动作为、履职担当,结合本领域、本区域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推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