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山东将积极推动环境要素保障创新,努力拓宽环境要素来源,统筹保障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力争更多的设区市及县(市、区)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减轻倍量替代的压力。
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坚持“四上四压”操作路径,坚决落实“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整压散、上高压低”原则,最大限度释放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取缔落后工艺,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指标,切实解决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中的环境要素瓶颈问题。
统筹保障全省重点项目。为确保环境质量不恶化并得到持续改善,实行污染物总量指标市域内平衡的原则,指导各市统筹辖区内的可用污染物替代指标,重点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
实行污染物削减量预支。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对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的污染物总量指标,允许各市从“十四五”期间拟关停、淘汰的现有企业、设施或治理项目形成的污染物削减量中预支,但前提是削减替代措施必须在新项目投产前全部完成。
深入开展。指导东营、临沂2个试点城市完成排污权收入、价格及交易流转等配套政策制定;完成全省排污权交易平台搭建。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盘活闲置的排污权指标,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积极探索采用市场化手段,拓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