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3-08-18 13:04:05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薛仁政图/羊城晚报实习记者 杨阳传

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影响市民的幸福感,广州如何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河涌如何保持“水清岸绿”?热环境过载问题如何“破”?

8月17日,“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广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工作情况。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排放营运柴油车减少971辆,完全淘汰非电动公交车

“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发布会上,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市管)郑则文介绍说。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4%,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20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劣Ⅴ类断面清零,10个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100%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土壤环境质量稳定,用地安全有效保障。

据介绍,广州积极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蓝天保卫战方面,按照“控车、降尘、少油气”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登记注册纯电网约车已达14.93万辆,完成非电动公交车淘汰,市中心区已100%实现公交纯电化;注销、报废高排放营运柴油车971辆;遥感监测柴油车约221万辆次,抽检船舶燃油560艘次。推进130家重点企业分级管控,清理整治57家企业简易低效的治理设施,排查整治无组织排放和泄漏等10个关键环节问题。

碧水保卫战方面,按照“陆海统筹,河海共治”的系统治水思路,建立健全断面水质异常应对工作机制;重点开展蕉门水道“一河一策”总氮治理和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净土保卫战方面,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的思路,完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85个,全市共安全处置医疗废物1.81万吨,无害化处置率100%;选取机关、工厂、学校、酒店等8个领域启动首轮“无废细胞”建设工作。

据介绍,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化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强化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督管理,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记者了解到,该局持续优化审批服务,除跨行政区及重大环境影响项目的环评由市局审批外,其余均由各分局负责,方便企业“就近办”。统一全市环评审批指南,推行标准化服务。审批时限扣除公示时间后压减至3个工作日。全面实行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等事项网上申办。

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推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审批的改革措施,分类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手续,如对已进行环评的规划中所包含的具体项目予以简化,甚至予以豁免。

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率先开展环评审批制度与排污许可相衔接改革试点,通过推行“一套材料、同步受理、融合审批、一次办结”新模式,减少办事次数。

对符合条件的违法违规企业,在其违反生态环境行政管理秩序后给予一定的执法观察期,优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劝导、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性监管手段,引导其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147条已治理的城市黑臭水体保持不黑不臭

今年上半年水环境治理做了哪些工作?

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介绍,今年水务部门完成对11个区、19个市直成员单位、247名区级河湖长的河长制考核。同时,引导公众参与治水,修订印发有奖举报办法,鼓励群众监督举报违法排水排污行为。组织全市1万多名民间河长巡河护河,建设11个治水志愿者驿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格局。

此外,通过建立河涌问题预警机制,开展问题河涌精准督导检查,对水质风险提前化解。充分发挥区级河长“关键少数”作用,从源头消除污染源。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1至7月的水质跟踪监测数据显示,已完成治理的147条城市黑臭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番禺区治水三年攻坚项目共79宗,其中22宗非工程项目正在持续推进,57宗工程项目已完工9宗。二沙涌水质2023年以来均达到Ⅳ类标准,实现明显改观。2023年,碧道再次入选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年度计划建设碧道100公里以上。截至7月底,已建设碧道88.6公里。

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810.03万吨/日,443条合流渠箱已完成358条清污分流改造,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实现污涝同治。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90.45%,拆除涉水违建约31.17万平方米。同时,印发广东首个、广州市第一批6个水务遗产名录。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向管理要效益,向工程要效果,推进广州水环境稳定向好,还市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李明说道。

全市化肥农药使用总量连续六年负增长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彬介绍说,近年来,该局持续优化农业功能布局,打好农业污染防治主动战。推动构建1+3+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即规划布局一张图+打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种植面源污染防控三大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指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绿色食品认证三大绿色转型,持续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据悉,该局制定设施农用地正负面清单,明确设施养殖业发展方向,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指导各区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进一步优化规范畜禽、水产养殖行为,有效控制养殖污染。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全市农村约有104.39万亩承包地实行流转经营,占农村承包地面积的67.4%。

畜禽养殖方面,引导畜禽养殖场合理选择适用技术,就近就地消纳畜禽粪污,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以“楼房集约科学养殖、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新发展模式,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水产养殖方面,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科技支撑”的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机制,运用财政杠杆引导养殖户开展治理,累计完成连片50亩以上的池塘养殖水治理20.4万亩。广州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0万亩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目前已完成13.9万亩。

种植业方面,构建“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种植污染全链条防控路径。今年1-7月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54162.63吨和1529.52吨,同比减少0.65%和1.34%。据了解,广州化肥农药使用总量连续六年实现负增长,对全市面源污染防控做出不小贡献。

生态转型方面,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最大程度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李明表示,“接下来,我们持续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突出减量、循环、增效,促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倒逼农业产业升级。”

加强广州热环境监测评估工作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经济师邱琳介绍,广州推进污水处理厂土地复合利用,目前,中心城区新建地下污水处理厂9座,地面建成公园,厂区绿化率达到50%以上,绿地面积超过59公顷。未来中心城区和重点地区均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厂+地面公园的模式,降低邻避效应,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广州高温屡创新高,高温日数剧增,热环境过载问题对户外空间舒适性、城市公众健康、能源消耗等产生显著影响。

广州市气象局气候首席、正研高工潘蔚娟指出,下垫面性质改变、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建筑形态等因素均对热岛强度有重要影响。

高质量发展看生态环境,广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方案,打造生态宜居广州?她表示,近年来,广州市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通过构建城市风廊与冷源系统,优化城市布局提高自然通风量,增加城市“蓝绿空间”等方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局地热环境。

据了解,市气象局等部门正加强广州热环境监测评估工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利用气象测站数据、外场观测数据、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实现了广州市热环境精细化实时监测评估,逐年发布广州城市热岛监测公报。

二是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广州试点工作,采用新建专项测站、发展卫星遥感融合反演技术和无人机遥感等多种手段,实现了降温示范区温度变化的精密监测,开展了局地热环境关键影响因子评估。

三是通过观测数据统计结合数值模式模拟的方式,开展海珠湿地公园等绿色基础设施的降温效益评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杨楚滢校对 | 赵丹丹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