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遭‘敌’攻击,供水设施和道路受损严重,快速前往维修!”5月16日,黑龙江伊春境内仙翁山某训练场,南岔县民兵分队闻令出动,数小时后完成任务,用时较以往明显缩短。
“演练中运用了我们民兵自主研发的多项新技术新设备,实践证明,这些小革新、小发明推动了民兵分队支援保障整体能力的提升。”南岔县人武部领导介绍,3年前的一次演练中,一台通信设备现场“罢工”,一名民兵技术骨干用自行研制的工具很快排除了故障。受此启发,人武部发动民兵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他们遴选27名专业技术骨干牵头组建“创客之家”工作室,并从科研院所、生产厂家邀请19名专家授课,围绕支援保障技术难题分期分批逐项开展技术攻关。
针对当地冬季气温低、寒期长的特点,民兵技术骨干与科研院所、企业单位集智攻关,相继研制出耐寒性强的便携式充气帐篷、耐寒药液恒温箱、生物颗粒取暖炉、耐寒移动电源、高寒环境车辆自救器材箱等。3年间,该县民兵取得的69项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在支援保障一线发挥了显著作用。
此次演练中,民兵刘春力革新的爆破安全架,有效提升了道路障碍爆破作业安全系数;民兵李春雷、刘国富联手研制的通信设备多功能充电器,大幅提升充电速度;公路抢修抢建连连长赵来君带领9名民兵技术骨干反复试验,将相关爆破技术运用到支援保障任务中,民兵分队抢修抢建保畅通能力大幅提升。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