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国常会支持“互联网+旅游”,文旅消费数字化迎来“大提速”

发布时间:2021-01-11 22:19:55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

  

  会议指出,旅游消费潜力巨大。为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游业健康发展,会议确定了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一是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等,推动道路、旅游厕所等数字化建设。二是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旅游民宿的措施。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三是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监测和线上投诉处理,打击坑蒙拐骗。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互联网+旅游”其实跟过去的“互联网+”逻辑不尽相同,事实上“互联网+旅游”的触发因素主要在于在疫情的情况下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能少接触的就少接触。

  

  复旦大学旅游系副主任也认为,一方面,在疫情的背景下,景区的管理应该通过更多智慧化的手段,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另一方面,可能与新基建也有些关系,就是怎么样把智慧旅游的一些新的应用空间跟基础建设能够能好地结合起来,有一些更新的应用场景。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就发布“在线旅游资产指数”(Travel Property Index,简称TPI),对目的地、景区等旅游经营主体的线上资产进行评估,为旅游业的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提供具有学术指导和应用价值的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全面拥抱互联网化。其中,由马蜂窝旅游自主搭建的“北极星旅游大数据服务系统”,已率先将TPI应用于产业实践中。

  

  马蜂窝旅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罡此前表示,在国家倡导科技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的背景下,构建线上资产已经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1月13日,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在公开演讲中也强调行业“拥抱智慧旅游时代,加强数字基础建设”的发展方向。孙洁指表示,中国出境游用户回流国内市场,促使了国内目的地住宿、景区在品质和服务方面大幅升级。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对传统模式产生“倒逼促进”效应,文旅产业也应强化自身优势,通过深度挖掘、深耕资源,推动产业跨越式、智慧化发展,承载新增的中高端旅游市场。

  

  在孙洁看来,行业尤其应该在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数字化建设、网约导游等方面着重发力。例如打造一体化智慧解决方案、景区和博物馆高质量线上版本;依托OTA平台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网约导游服务;建设目的地大数据及智能应用平台,提升智慧管理能力。

  

  今年旅游业遭受疫情打击,不少企业在线下发展收到局限的情况下,纷纷加速布局“互联网+旅游”的建设。

  

  如今年三季度以来,同程艺龙旗下创新项目“同程全域通”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的布局大幅提速,近期更是在多个地区有新项目签约或已完工项目交付。今年9月30日,众信旅游宣布,拟于浙江阿里旅行投资有限公司(阿里旅行)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旅游产品分销解决方案系统能力输出以及旅游产品分销平台业务,全面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资源与渠道,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分销解决方案。

  

  同程艺龙副总裁、同程文旅CEO王凯表示,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全面商用,我国文旅消费的数字化发展将迎来一次“大提速”,文旅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将为文旅服务的线上化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出台规范发展互联网+旅游民宿的措施。有民宿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要规范民宿行业的信息、真实性(实名预定、实名入住等)、上下游利益保护和平台遵纪守规等,另一方面可能还是会进一步规范和控制城市内“网约房”,以及扩大旅游度假类民宿的发展。“总体来说行业要开始立规,不排除立法。”该人士指出。

  

  而据澎湃新闻了解,国内民宿平台途家民宿的安伴智能就是途家旗下身份认证和智能软件和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方,通过实现对网约房和出租屋行业入住人"实名+实人+实证+实时"的四实身份核验管理,并支持人脸数据实时上传公安系统,有效提高监管效率。目前,安伴智能监管解决方案已经在三亚、杭州、上海、南京、重庆等多个重点城市试点运营。其中,重庆正在从原有的门锁解决方案升级为二维码解决方案,处于试点阶段。

  

  截至澎湃新闻发稿,专做旅游景区电子地图与在线讲解的驴迹科技股票(1745.HK)涨1.12%;众信旅游(002707.SZ)涨6.55%;腾邦国际(300178.SZ)涨2.56%。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