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资质管理的年代,环评单位不到1000家。环评资质取消后,截至目前,环评机构注册数量达8281家,然而50%以上的单位仅有一名及以下环评工程师数量。环评从一门技术活,沦为‘准入门槛低,谁都能干’的局面。”
6月2日,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的六五环境日法制主题活动暨会员日活动上,北京国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蔡春霞道作上述表示。作为从业多年的老“环评人”,谈及如今环评市场的乱象,她痛心不已。
随着国家放管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简政放权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生态环保产业也呈快速增长态势。然而,随着生态环境重点领域第三方资质、准入门槛的取消,像环评机构这样的环境服务企业整体上呈现小型化、分散化态势。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编制环评报告的单位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从业的环评工程师数量自2008年资质取消前的11900多人仅增长到12900多人,增长率仅5%左右。环评单位拥有的环境工程师数量明显下降。
“很难想象只有一个环评师的机构,如何保证其编制的环评文件质量?”蔡春霞坦言,环评价格恶意竞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低价格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也很难保证质量;从业人员没有职业荣誉感。
“以前,我们觉得自己是环评师是一件很荣耀的事,现在看起来谁都能干。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考环评师,觉得风险很大,工作没有成就感。原来环评批了觉得很光荣,现在批了不敢说这个项目跟单位、或自己有关系,还担心各级技术复核出问题。此外,这也滋生了环评工程师挂职市场的繁荣:从原来的一年5万,提高为现在的10万以上。”蔡春霞表示。
在本次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的六五环境日法制主题活动上,面对行业乱象、为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蔡春霞代表环评单位发出倡议:一、恪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严守环评质量底线,维护环评市场的秩序,最大可能的维护环评的地位,并发挥环评的源头预防作用。二、持续加强内功建设,加强学习提升技术能力,争做行业示范,引导行业良性发展。三、诚信经营,抵制粗制滥造和弄虚作假等行为,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秘书长苏艺透露,2020年,为配合生态环境部《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环评分会带领231家成员单位向全行业发出《提高环评质量、规范环评收费》的十条倡议。同时,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为了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打击借证挂证、粗制滥造等行为,环评分会统计、分析、整理信用平台相关数据,先后10次向生态环境部环评与排污许可司提交有关环评行业管理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相关建议得到充分肯定,部分意见被采纳。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