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很多家长给孩子购买了玩具、衣物等作为礼物。家长在购买礼物时,是否注意到这些产品的环保状况?
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用品的环保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6月1日,海关总署网站通报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检出的部分进口婴童用品质量安全不合格典型案例,涉及服装、童鞋、玩具、牙刷、食品接触产品等5类82批次进口婴童用品。在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不少产品被检出甲醛含量超标、pH值不合格、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可迁移元素铬含量超标、丙烯腈迁移量不合格等问题。对这些不合格进口婴童用品,海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了退运或销毁处理。
国内的产品环保状况如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了2021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其中,儿童学生用品抽查结果分析显示,抽查不合格率为13.9%。2021年抽查的儿童学生用品包括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童车、童鞋、玩具(塑胶玩具)、学生文具、运动头盔、儿童家具等8种产品,共抽查2335家企业生产的2557批次产品。儿童家具、玩具(塑胶玩具)、童车、童鞋、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学生文具等6种产品中,因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导致的不合格有75批次,占这6种产品不合格总批次的21.2%。
造成有害物质含量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呢?儿童学生用品抽查结果分析显示,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未对原材料中增塑剂、六价铬、重金属、甲醛等物质进行严格检测。可见,产品环保不合格,主要还是企业主观上对环保不够重视。
产品环保安全是事关广大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大事。但是,一些厂家为了追逐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忽视原材料的环保问题,导致产品环保不合格,损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不得不说,这些厂家目光短浅,在环保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一旦被发现产品存在环保不合格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使用的产品,将对企业诚信和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企业甚至会失去长久发展的机会。因此,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还是要将环保和安全放在产品制造的首位,让未成年人用品是干净的,也是安全的。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